家乡的风俗400字

鬼故事 2025-01-16 15:56www.dkct.cn恐怖鬼故事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之日,俗称“过年”。在忙碌的年前准备中,全城百姓都在忙着四件事,这些事成为过年的前奏曲:谢神、备料、扫舍和买年货。按照潮俗传统,冬至过后,家中要举行谢神仪式。备料制作各种美食,其中备料做粿尤为关键。大米和糯米经过精心挑选和处理,然后在石臼中精细舂成粿粉,晒干后成为制作粿的主料。小户人家即使无自家石臼,也会到邻居家借用,体现了邻里之间的深厚情谊。扫舍则选择吉日进行,全家主妇忙于屋内外的清洁工作,连常年少用之物也需一一清洗。这一民俗与现今的爱国卫生运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购买年货则视家庭贫富而定,一般包括京果海味、家禽蛋品和豆制品等。特别是鲜活的年货,往往在过年时才购买。江浙一带的食品如南京板鸭脯、金华火腿等在过年时非常畅销。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便是传说的“神上天”之期。家家户户在这一天拜祭糖桃,用红纸包裹软糖做成桃子的形态,祈求“灶王爷”上天说好话,落地保平安。随后便是制作粿馅的时期,各家忙碌地准备粿品所需的材料和馅料。

过年期间祭祖仪式的传统在除夕日下午进行。家中的成年子女会给长辈送上“压岁钱”,体现了尊老惜幼的美德。除夕之夜,一家人团聚共享年饭,若开商店之家或受雇于人者则在店内吃年夜饭。年夜饭必有蚶和猪血煮蒜,寓意盈利成倍和发财。店主在员工觥筹交错之际发放“压岁钱”,随后宣布员工的职务和薪资变动。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或掌握技术的师傅,年终还会加赠一笔“食青”钱,意在留人。

除夕之夜,全城家家户户都在门口贴春联。其中,“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是最常见的春联,但多数人并不了解其中的“桃符”二字背后的故事。古时新年以二桃木板悬门旁用以压邪,后来演变为写有“神荼”“郁垒”二神名的红纸贴于大门之上。如今在潮州城里的老屋仍可见到这四个字。另一对联语“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虽流传了四百多年,但对联语的平仄已经不太讲究了。人们更重视的是贴春联图个吉利的心意。

除夕之夜不睡觉的习俗称为“守岁”,家人团聚共话家常其乐融融。现在这一民俗被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所替代。新年正月初一日开始亲戚朋友间相互贺年拜年。长辈会给小孩红包祝愿他们快长快大和长寿。贺年之俗延续至初三日视亲疏而定贺年先后新女婿给岳家贺年时若生下一个胖娃娃会受到热烈欢迎和祝福街上贺年的人流络绎不绝展现了太平年月的美好风光。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