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号称“外姓第一将”,为何最后却选择
号称“外姓第一将”,为何却选择了投降呢?于禁就像是那副让人恨不得扇自己耳光的牌。刚抓两圈就听张了,打到却点了个大炮。他的事情史书上写得很清楚,只是仔细琢磨时候会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对劲儿。今天风趣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于禁最早是鲍信招募来打黄巾的,后来鲍信投了,于禁也就跟过来了,归管。王朗跟他一聊,发现人才啊,就推荐给了曹操,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于禁。
于禁这辈子最出名的是一头一尾两场仗。他的封神之战是淯水之战。早在建安二年反叛,突袭曹操。曹军被冲得溃乱,只有于禁的部队还能保持阵型。于禁在有序地撤退中发现改编的青州兵(降卒)作乱,于是顺手给收拾了。青州兵打不过他,只好恶心他,跑到曹操那恶人先告状于禁造反了。
曹操尚在信与不信之间,于禁又干了件不识时务的事不来解释,反倒是深沟厚垒,布阵防御。曹操一看,这是真反了啊。这时候于禁才晃荡过来我没反,敌人就在后面,我觉得解释是小事,御敌是大事。曹操一看,我身边还真没第二个能和你一样冷静的人,绝对帅才。
他的一战就是樊城的“”。当时他带着赶到樊城帮对抗。曹仁负责死守樊城,而于禁率七军(三万人左右)屯于城外,与樊城成。
只是也犯错误,不知地利。于禁七军屯于山谷之中,遇天降暴雨汉水猛涨,七军尽成鱼虾。而关羽却早早地准备了战船,乘势来攻。最终庞德死节,于禁投降。
于禁之死是他从东吴回到,当时已经是已经称帝。曹丕一方面安慰于禁并封官,另一方面却在他去拜谒曹操陵墓时,画他投降时的情景给他看。最终于禁羞愧而死。
所以,于禁一生的转折就是他的投降,而这个投降的确让人非常看不懂。
于禁号称“外姓第一将”。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称魏王之后,于禁和就并为左右将军。当时中的其余三将和他们差着不小的级别(最接近的是的征东将军,其余的荡寇将军和的平寇将军,均为四品以下的杂号将军)。
印象中的于禁是个古板严厉的人。最早昌豨和他是不错的朋友。只是昌豨为人反复,对曹操降了又叛。曹操派和于禁领兵,昌豨扛不住夏侯惇,就向于禁投降了。众将都觉得肯定是押送曹操发落,谁知于禁不这么办,直接含泪砍了。别人说,你这是何苦。于禁说曹操军令,对围困后投降的不予宽容。我不能因私废公。曹操知道后,反过来叹昌豨命苦你该向我投降啊,还是不了解于禁啊!但由此更加器重于禁。
这样一个让人不爽的人选择偷生乞降,倒是一个典型坏蛋结局——装了半辈子,关键时刻露馅了。可还有让人奇怪的地方
于禁是名将,百战知兵。放眼时代,搁哪都是紧缺人才。如果他真的降了关羽,按当时的习惯,即便不给实权,肯定也会封个不着四六的将军以示荣宠。没有。关羽死后,于禁辗转东吴,曾和并马连辔,可见孙权也是极看重的,但也没有任何表示,这很奇怪。比如、之类的降曹,曹操即不封官也不加害,反而以白身朋友相待,实在难以想象。
于禁投降关羽后,其所部数万士卒得以保全,甚至耗费了关羽的大批粮草。既不杀也不用,也不遣散,这也挺奇怪。曹操收黄巾降兵组成,官渡后对河北降卒则是坑杀,这是当时的常规方式,也许是关羽还来不及处理吧?
演义中关羽投降曹操时,变成“屯土山关公约三事”,看上去这种约三事放在于禁身上更合适“放下武器不抵抗,换取保全降卒,而他自己不做降臣。”只因当时即便决死也无法一战。考虑到他曾经在淯水之战的经历,舍自己名节换士卒生命的事未必做不出。至于庞德力战而死,也未必不是同样的目的,如果无人力战,那投降又怎会被重视?只可惜很快关羽就死了,继而曹操也没了。当事人和能解释的人都没了,他就是浑身是嘴也没人信了。
心思阴沉的于禁遇到了更加阴沉的曹丕,臊死了。这说明这种名将的傲气是刻在骨子里的,只是曹丕也不知拿他该怎么办,也许是想杀杀心气先晾着,结果没成想给弄死了。
无意给于禁翻案。只是觉得黄巾、、刘备等等都搞不定的人物,曹魏外姓第一将,百战余生的于禁会忽然怕死实在奇怪。即便他摆开一个要拼命的架势,被擒,关羽也未必会杀他吧?只是士卒就难说了……
历史故事
- 关于嘉兴移动用户最关心的服务问题
- 郭富城邀友人吃开年饭 开超级跑车惹人注目
- 彝族凉山旅游(凉山彝族景点)
- 毛阿敏《相思》背后蕴含的情感故事是什么
- 中国十大石窟宁夏(走进千年石窟遇见须弥之光—
- 菲律宾人死后是怎么样处理的---
- 江西富豪排行榜2016,李义海成江西首富(身价14
- 微笑狗真实事件微笑狗是什么看了哔哩哔哩有
- 如何找到适合我的冷系女生头像
- 姚笛高杰个人简介姚笛新婚老公身价多少亿
- 颜如晶家境背景强大到你无法想象,真的是这样
- 长阳十大旅游景区(长阳周边景点)
- 美女厨房主持人沈星41岁沈星近照曝光,她如今
- 如何找到有效的祛斑产品 祛斑产品市场大盘点
- 虎牙楚河游戏列表虎牙楚河玩的什么游戏可以
- 为什么手机数据线连不上电脑(3个方法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