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古笃:纳西族弹弦乐器,其发展历史是怎么样
苏古笃,又称色古笃,汉语称为火布思、胡拨、琥珀,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弹弦乐器。下面风趣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纳西语苏古笃是一定要学会的意思。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与普遍流行于新疆少数民族中的考布思以及西藏普遍流行的扎木聂是同族乐器;苏古笃与扎木聂形式更为一致,只是弦轴多少的差别罢了;在云南省,滇中和滇南的洞经乐队中,从旧社会到现在,都有使用,汉语就称为胡拨。
发展历史
苏古笃是由北方地区传入的古老的弹弦乐器。公元13世纪中叶,丽江以北的白沙地方,曾经是纳西土司木阿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相传在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蒙古(即后来的)率兵远征云南大理,打到丽江时,木天王阿良率部投诚,并支援忽必烈向南进军大理,两人遂结为好友。忽必烈凯旋回师时,命军中乐师创作《别时谢礼》乐曲十章,并把随军乐队的乐师和全部乐器一并赠送给了木天王阿良,其中就有火不思。用这套乐器演奏的音乐,后来叫作“白沙细乐”,相当于民间的丝竹音乐。
在清八年(公元1743年)纂修的《丽江府志略》中,有着关于这部纳西族古典音乐的记载“夷人各种,皆有歌曲跳跃歌舞,乐工称‘细乐’。筝、笛、琵琶(拟为火不思)诸器与汉制同。……相传为元人遗音。”火不思自南宋末年起,历经元、明、清各代,一直在丽江一带流传,直到20世纪末的今天,纳西族艺人演出此乐时,还穿戴着蒙古族的服装 。如今,这种由歌、舞和器乐三部分组成的“白沙细乐”,主要以器乐为主,乐队由竖笛、横笛、波 伯、苏古笃、筝和胡琴等乐器组成。火不思由北方蒙古族向西南纳西族流传几千里,并长期应用、经久不衰,成为我国历史上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
苏古笃在丽江一直流传,建国初期,纳西族艺人演出此乐时,还穿戴着蒙古族的服装。这种由歌、舞和器乐三部分组成的白沙细乐。现主要以器乐为主,乐队由竖笛、横笛、芦管、苏古笃、筝和胡琴等乐器组成。
历史故事
- 关于嘉兴移动用户最关心的服务问题
- 郭富城邀友人吃开年饭 开超级跑车惹人注目
- 彝族凉山旅游(凉山彝族景点)
- 毛阿敏《相思》背后蕴含的情感故事是什么
- 中国十大石窟宁夏(走进千年石窟遇见须弥之光—
- 菲律宾人死后是怎么样处理的---
- 江西富豪排行榜2016,李义海成江西首富(身价14
- 微笑狗真实事件微笑狗是什么看了哔哩哔哩有
- 如何找到适合我的冷系女生头像
- 姚笛高杰个人简介姚笛新婚老公身价多少亿
- 颜如晶家境背景强大到你无法想象,真的是这样
- 长阳十大旅游景区(长阳周边景点)
- 美女厨房主持人沈星41岁沈星近照曝光,她如今
- 如何找到有效的祛斑产品 祛斑产品市场大盘点
- 虎牙楚河游戏列表虎牙楚河玩的什么游戏可以
- 为什么手机数据线连不上电脑(3个方法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