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祎被刺身亡,有哪些人有嫌疑?

历史趣闻 2023-04-19 21:29www.dkct.cn历史人物

  ,字文伟,时期蜀汉名臣,与、、并称为。深得诸葛亮器重,屡次出使东吴,、、羊茞等人以辞锋刁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备,始终不为所屈。孙权非常惊异于他的才能,加以礼遇。下面风趣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蜀汉四相之一的大将军费祎被降将郭脩刺杀身亡,卫将军是最大的嫌疑人,蜀主竟然也有嫌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岁首宴会上的刺杀案

  公元253年正月初一,蜀汉正在开办岁首大宴,身为百官之首的大将军费祎意气风发,文武官员争相敬酒。

  突然,左将军郭脩端着一杯酒走了过来,身为魏国降将的郭脩,虽然位居左将军,可是在蜀堂一直是个小透明,对于他走过来像费祎敬酒,官员们看在眼里,却并不感到奇怪,想在蜀汉朝堂混下去,怎么能不巴结一下圣恩正隆的大将军呢?

  正在官员们其乐融融的时候,突然之间,“啪”地一声,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大将军的杯子掉到了地上。

  还不待众人仔细思考,大将军本人也缓缓朝地上倒了下去,手指还指着身边的郭脩,嘴唇微动,似乎在说着什么,这些反应速度超人一等的重臣们马上发现了真相!

  大将军遇刺了!

  蜀汉当朝大将军、文武百官之首的费祎遇刺身亡了!

  刺客郭脩

  郭脩,也称郭修,也有说法本名郭循。在《》中,在蜀国、魏国相关记载中都记载了费祎被刺一事,对于刺客的名字记载有所不同,有的名郭脩,也有说法是郭循,考虑蜀不置史,我们参考《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中所引用的“郭脩”。

  八月,诏曰“故中郎西平郭脩,砥节厉行,秉心不回。乃者蜀将姜维寇钞脩郡,为所执略。……其追封脩为长乐乡侯,食邑千户,谥曰威侯;子袭爵,加拜奉车都尉;赐银千鉼,绢千匹,以光宠存亡,永垂来世焉。”——《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250年,姜维第二次率军攻打西平,前一年他出征过一次,不克而还,这一次俘虏了魏国将军郭脩。

  郭脩被俘虏之后,不仅没有被杀,反而受到“重用”,被封为前后左右将军中的“左将军”。

  对于蜀汉来讲,左将军这个位置非同一般,当年起家之时,曾一度打着“左将军”的旗号,混迹于诸侯之间。

  后来,刘备得到汉中,称王,第一个被封为左将军的就是,后来吴懿、向朗都曾任过左将军一职,在蜀汉的武将层中,也算是一个比较高的武职。

  虽然说郭脩是降将,三国争霸,降将受到重用的例子也并不少见,比如俘虏郭脩的姜维就是降将出身,此时在蜀国已经是仅次于费祎的二号人物,可见郭脩前途并非无亮。

  那么,他为何要拼着自己性命不要,一命换一命去刺杀费祎呢?他跟费祎到底有何深仇大恨?

  大将军费祎

  蜀汉短短数十年国祚,有四人被合称为蜀汉四相,他们是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

  曾见过这样一句话“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这句话自然是夸大其词,他的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算是他执政期间的总评。

  而且,费祎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他的这个大将军却是,能得百官拥护。

  从时期,因为丞相权力过大,扶持为大将军,位还在三公之上,一直到末年,大将军一职不仅仅是武职巅峰,一般都由所担任。

  《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

  费祎之所以能受到刘禅重用,其实也有这方面因素,费祎也是外戚。

  在诸葛亮时期,刘禅年幼,再加上刘备刚入益州不久,对益州掌控力并不强,丞相诸葛亮总揽大权,让刘禅渡过了根基不稳的时代。

  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自然不希望继续沦为傀儡,于是将诸葛亮的继承人蒋琬任命为尚书令,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升为大司马,虽行丞相之事,却再无丞相之名。

  到了费祎时期,刘禅更是牢牢掌控着手中的权力,名义上的百官之首就成了外戚的费祎。

  费祎的长女嫁给了刘禅的太子刘璿(xuan),而刘禅的小女儿也嫁给了费祎的次子费恭。

  虽然说,费祎哪怕不是外戚,也有宰相的能力,大权在握的刘禅未必会容忍一个非外戚成为大将军。

  刺客的费祎确确实实是蜀汉朝堂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仅深得皇帝的信任,也能得到大多数官员的拥护。

  第一个怀疑目标姜维

  姜维是刺杀费祎的幕后主使?听起来很让人匪夷所思,不得不说,这种说法很有市场,这到底是为什么?

  1.动机费祎是姜维的最大政敌

  众所周知,作为诸葛亮一手提拔起来的降将,姜维的毕生目标就是北伐,从这点来说,他无愧于诸葛亮对他的信任。

  ,,现在的蜀国已经不是当年的蜀国,现在掌权人也不再是诸葛亮。

  到底应不应该继续北伐我们先不提,毕竟这种事儿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要明白的是,蜀国大将军费祎是反对北伐的,为此还多次制裁过姜维。

  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幸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汉晋春秋》

  (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三国志·姜维传》

  姜维如果想要一展抱负,举国之力北伐,除掉一心想要休生养息的费祎是当务之急,,姜维确实有除掉他的动机。

  2.与刺客的关系

  姜维本是天水人,被诸葛亮降服。而郭脩原本是魏国将领,凉州西平人,被姜维俘虏。

  身为俘虏,却能官至左将军,可见蜀汉对郭脩的重视,更可见姜维对他的重视。

  要知道,当时姜维是一力主张拉拢羌胡为己用,以此来控制陇西的,这也是他出兵攻打西平的根本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郭脩才能官职左将军,可见姜维在其中出力不小。

  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三国志·姜维传》

  从这个角度出发,郭脩是姜维一手提拔起来的,更有甚者,认为郭脩就是姜维所蓄养的一个死士,只不过是借着魏国降将之名,而被他安插入朝堂,目的就是为了行刺费祎。

  3.受益最大者姜维

  费祎死后,姜维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主持北伐。

  费祎死于253年春,自当年夏天开始,没有了费祎制约的姜维,就率领数万人出石营,魏国南安。

  此后,连续数年,姜维每年都率军北伐,堪称穷兵黩武,本来就人口不多的蜀国几经战乱,死伤甚多,百姓怨声载道,姜维不得不从大将军位上自贬为后将军。

  众庶由是怨讟,而陇已西亦骚动不宁,维谢过引负,求自贬削。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三国志·姜维传》

  从结果来看,虽然姜维数年北伐,不但无功,反而大耗国力,费祎之死,确确实实让他有了一展胸中抱负的机会。

  从各方面来看,好像姜维都是这场刺杀的幕后主使,我们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姜维是位高权重的卫将军,而不是普通人,作为规则的既得利益者,他不可能去打破规则,行此暗杀之事,真这样做了,谁知道下一个受害者会不会是自己?

  ,郭脩是姜维所俘虏的,众所周知,而且姜维自身是降将出身,这样一来,败坏了降将的名声,这不是往自己脸色泼污水吗?

  ,姜维没有打得动郭脩的筹码,表面上看,姜维让郭脩在蜀国受到重用,这毕竟不可能让他明知必死,而去为姜维杀人,要知道不是姜维 ,他也不会沦为蜀国俘虏。

  ,姜维是幕后主使的可能性极低,从历程来看,事国也没有发现姜维与此事有关的蛛丝马迹,反而将姜维升为大将军,可见,蜀汉上至皇帝刘禅,下至文武百官,对姜维还是颇为信任的。

  第二个嫌疑人刘禅

  在影视剧中,经常听到一个词“开府建牙”,指的是高级官员接受皇帝命令自行开设府署,建立衙门,处理军政事务。

  最有名的莫过于诸葛亮以丞相身份开府,所以在北伐期间,叫得上名号的随行官员很多都以丞相府属官的身份来办事。

  比如是参军,意思就是参丞相军事,类同参丞相军事;之所以想杀 ,也是因为他当时的身份是丞相府长史,随军长史,与另一个留府长史蒋琬同级,他以为丞相一死,作为丞相府最高官员的他就能顺利接替诸葛亮的职位,没想到诸葛亮却早已向刘禅推荐了蒋琬。

  魏延也是如此,在北伐期间,开始被诸葛亮任命为丞相司马,后来升为前军师,都是丞相府属官官职,便于诸葛亮以丞相身份调遣。

  无论马谡的参军,还是蒋琬、杨仪的长史,都是丞相府的官职,都是丞相开府之后招的只属于丞相的官员。

  由此可见,此时的开府并不如一样泛滥,而整个蜀汉,更是只有诸葛亮、蒋琬、费祎有开府之权。

  而巧合的是,费祎在252年才被刘禅允许开府治事,在第二年的第一天就被刺杀,此后,蜀汉再无有开府治事的宰相。

  于是,就有一种猜测会不会是刘禅为了防止费祎做大,担心再度培养出一位权臣,这才有了刺杀费祎之举?

  这种说法还有一个佐证,那就是在费祎被刺前,怃戎将军张嶷曾劝费祎,小心刺客,说明当时费祎的位置很危险,而能让一人之下的费祎感到危险,却无法做出反应,那么这个危险貌似只能来自于皇帝?

  嶷初见费祎为大将军,恣性汎爱,待信新附太过,嶷书戒之曰"昔率师,来歙杖节,咸见害於刺客,今明将军位尊权重,宜鉴前事,少以为警。"后祎果为魏降人郭脩所害。——《三国志·张嶷传》

  ,前几任丞相都非外戚,而到了费祎之时,不仅让太子娶了费祎之女,还将自己女儿嫁给费祎之子,是不是犹如曹操与互通婚姻?这其实是一种不信任表现?

  ,这种说法我个人认为纯属无稽之谈。,此时的刘禅已经不是从前的刘禅,早已大权在握;,此时的费祎并不能一手遮天,不谈还有与他不合的姜维,本身费祎是外地人,根本没有根基架空刘禅;,刘禅也没有能力让贪生怕死的郭脩为他而死。

  第三个嫌疑人

  251年,去世,此时曹魏真正掌权的是司马师,曹魏的皇帝还是。而254年,也就是费祎死的第二年,司马师废了曹芳,立为傀儡皇帝。

  这个时间说明,此时的司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从权臣到只差一步之遥,现在是要向全国释放“自家要当皇帝”的信号的时候了 。

  而刺杀费祎对来说,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据《春秋》记载,郭脩的第一个刺杀目标并不是费祎,而是蜀汉皇帝刘禅,只是一直寻不到机会,这才退而求,要是真能刺杀到刘禅,那么对司马氏来说,蜀国政权交替,对魏国是暂时没有危害的,司马氏正好可以放心发动国内政变。

  姜维劫之,脩不为屈。刘禅以为左将军,脩欲刺禅而不得亲近,每因庆贺,且拜且前,为禅左右所遏,事辄不克,故杀祎焉。——《魏氏春秋》

  ,杀了费祎之后,让主张北伐的姜维上台,引起局部战争,更容易让司马氏彻底掌控朝政,无论是安插人手,还是排除曹魏忠臣,都有动手的理由。

  ,司马氏更有能力这么做,因为郭脩虽然投降,他是战败被俘,说明他的家人还在曹魏。而他能投降,也说明他是一个怕死的人,能让一个怕死的人去做刺客,只能是有比死亡更让他害怕的事,那就是家人的安危。

  费祎死后半年多的时间,魏帝曹芳下令追封郭脩为长乐乡侯,儿子袭爵,可见魏国掌权者对他的这个举动还是非常满意的,是否能从侧面说明,这就是他们所指使的呢?

  一个嫌疑人郭脩自身

  公元219年,,曹魏大将被俘投降,后来攻破将领,于禁辗转到了东吴,并被东吴送回洛阳,向曹魏示好。

  回到魏国,魏帝虽然明面上赦免了他的罪过,却利用他拜祭曹操之时,气死了于禁。

  要知道于禁可谓是曹操的老臣,跟随曹操征战四十年,,就因为一次战败投降,晚景凄凉。

  而郭脩在曹魏的身份怎么都是比不上于禁的,那么,郭脩投降之后,他自身不说,他的家人会不会受到牵连被杀呢?

  这是极有可能的,于是郭脩在劫后余生之时,不仅没有感到轻松,反而愈加惶恐,突然生出了一个将功赎罪的心思,那就是刺杀蜀国皇帝!

  为了让曹魏知道他是忠心于国家的,他联系到了曹魏间谍,将自己的计划告知朝堂,让他们不要急着处置自己的亲人,等待自己用实际行动来证实自己的清白,于是有了刺杀刘禅不成,最终刺杀费祎一事。

  

  一般而言,作为俘虏而投降的郭脩是怕死的,而且在蜀国待遇不错,比自己原本在魏国官职还高,那么是什么给了他勇气,用自己的命去换跟自己无冤无仇的费祎一命呢?

  要么是利益,要么是威胁!

  对于郭脩而言,利益也许可以排在后面,威胁更有可能,自己是必死,那么威胁不会是来自于自身,只能是来自于曹魏的家人,如此来说,蜀国内部的可能性不大,只能是后面两者。

  对于这起刺杀案,你怎么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