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璧归赵”的事件中,蔺相如与秦昭襄

历史趣闻 2023-04-20 08:45www.dkct.cn历史人物

  “”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段故事,讲的是完好地把璧从秦国带回。下面风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这个故事中,蔺相如是正面形象,维护了赵国的尊严,特别是后来的,更是让颜面扫地;

  而秦昭襄王却充当反面角色,虽然是一国之君,却在王宫被蔺相的气势吓到。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蔺相如是这次事件的赢家,扒开历史迷雾,事实真的如此吗?

  起初,蔺相如是宦者令缪贤的门客,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经过完璧归赵后,蔺相如被赐为上卿,这是宰相级别的官职。

  尤其之后的十三年里,秦国从未大举进攻过赵国,赵国过上了一段安定的生活。

  所以,蔺相如在赵国拥有崇高的威望,许多人包括等,都把他当做维护赵国的最大功臣。

  而蔺相如也认为秦昭襄王没什么了不起,对帐下的门客夸耀,自己在秦王宫是如何的得意。

  《》记载,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秦昭襄王是秦国在位时间最久的君主,在军事和政治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与相比也毫不逊色。

  在五十六年里,他重用、等人,逐步吞噬三晋和领土,秦国一统六国的大势已成。

  ,秦昭襄王不像似的君主,他为了利益违背道义,公然囚禁。

  这样的秦昭襄王,在自己的王宫里,会表现得那么懦弱,被蔺相如的气势吓到吗?显然,这完全不符合常理,完全归赵必然存在隐情。

  在分析这件事之前,先让我们看看当时的历史大背景。当时处于战国中期,天下几乎被七个强国占据,这便是,其中秦国、楚国、又是强国中的强国。

  秦国的优势是军队战斗力提升,国力强盛,这源自于变法;楚国的优势是地大物博,虽然内乱一直存在,潜力却相当巨大;

  齐国的优势是经济,虽然战斗力不是很强,却有钱,更关键是靠海,有地理优势。当时各有优势,未必就是秦国一统天下。

  公元前285年,秦国联合赵、魏、韩、燕五国共同伐齐,齐国近乎灭国,虽然后来复国,齐国已沦为三流弱国,再无争霸的实力。

  站在秦国的角度来说,齐国既然已不是威胁,那下一个对象便是楚国。

  以前,当秦国攻打赵国时,楚国便会出兵营救;秦国攻打楚国时,赵国也会出兵营救。

  尽管灵王去世,赵国发生了内讧,经过的改革,赵国的军事实力也是相当强大,联手楚国击败秦国是绰绰有余。

  所以,秦国想要攻击楚国,就必须先摆平赵国,免得在一旁捅刀子,所以秦昭襄王才导演了一出“完璧归赵”的戏码。

  声称用十五座城池交易和氏璧,这种方案就连普通人都知道是糊弄鬼,何况是一国之君。

  秦昭襄王这样做,纯粹是故意打击和羞辱赵惠文王,赵国到底给不给和氏璧?

  如果给了,这样的屈辱都受得了,表示赵国怕了;如果不给,那就有借口向赵国开战,一直打到服为止。

  事实上也是如此,公元前283年,赵国没有给和氏璧,蔺相如完璧归赵。此后的三年时间,秦国三次攻打赵国,都取得了胜利,攻占了四座城池,斩首了2万人。

  公元前279年,秦赵两国渑池之会,双方化干戈为玉帛,签署了议和条款。

  公元前278年,确定没有后顾之忧,秦国大举进攻楚国,白起攻陷楚国都城,虽然楚国没有就此灭亡,但从此元气大伤,再也不是秦国的对手。

  之后,秦国再将注意力转到三晋,公元前260年,爆发,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赵国从此沦入亡国局面。

  《史记》记载,後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邓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

  回头再看蔺相如,从一介门客登上政治舞台,犹如打了鸡血般亢奋,急于表现自己的忠心和胆略,却落入秦昭襄王的圈套。

  虽然完璧归赵了,自己一跃成为上卿,却把赵国利益置于脑后。

  反观秦昭襄王,虽然身为一国之君,却故意忍气吞声,成功运用示敌以弱的战术,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蔺相如和秦昭襄王,哪一个是真正赢家,这是一目了然的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