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兵会盟是怎么回事?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趣闻 2023-04-20 08:45www.dkct.cn历史人物

  时期,过程中有过两次重要外交事件,分别在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执政华元、向戌两次召集晋、楚两国在宋会盟,平分霸权,史称弭兵会盟。下面风趣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两次弭兵会盟中比较有名的是在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7月举行的那一次。宋国大夫向戌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开会,调停两国间的战争,与以往的会盟不同的是,以前的会盟都由国君亲自参与,这次弭兵会盟却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晋、楚、宋、鲁、卫、陈、郑、曹、许、蔡等十四国的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了会议。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平分霸权,除齐、秦外,各国须向晋、楚同样纳贡,谁破坏协议,各国共讨之。

  简介

  弭兵会盟后的10多年间,因为专注于对付,则忙于应付内事,无力开战,所以会盟的10个国家没有发生过战争。,各国内部的争权斗争却异常尖锐。“弭兵会盟”也就成为春秋时期两个阶段的分水岭。会盟以前以诸侯国之间的兼并为主,会盟以后却以各国内部大夫间的兼并为主,各国社会正酝酿着巨大的变化,阶级矛盾趋于尖锐。

  春秋后期在诸侯争霸过程中晋、楚协调霸权之争的会盟。弭兵大会始于公元前589年,楚国约集齐、秦等八国诸侯盟于蜀(今山东泰安附近)。公元前586年,晋国也约集齐、鲁等八国诸侯盟于虫牢(今河南封丘北)。晋、楚处于势均力敌的局面。晋国为了打击楚国,派楚之臣申巫臣去吴国扶助吴人,吴国日益强盛,连番伐楚。楚在吴的牵制下,力量大为削弱。,晋由于卿族势力强大,频发内乱,无暇争霸,而秦和白狄也合并攻晋。南有强楚,西有秦、狄,使晋国处于两面受敌的局面。在此情况之下,晋、楚都有意谋和,后经宋大夫华元奔走斡旋,终于促成楚、晋召开弭兵之会。这年夏天,晋士燮与楚公子罢、许偃盟于宋西门之外,盟约是楚、晋两国不再交兵,好恶同之,国恤灾危,备救凶患。晋、楚结盟后,卫、鲁、郑之君赴晋受命。公元前576年,楚背弃盟约,侵略,兵至暴隧(今河南原阳西),又伐,打到首止(今河南睢阳东)。郑国子罕率兵袭击楚国,夺取新石(今河南叶县)。

  公元前546年宋国执政向戌代表中原各中小国家国君休战的愿望,约和晋正卿赵文子、楚令尹子木等人在宋国结盟,弭兵休和。此次大会一共是约请了14国。规定除齐、秦外,各国须向晋、楚同样纳贡。此后数十年中原战事减少。第一次弭兵会盟 — 公元前579年。介于晋、楚两大国之间的宋国大夫华元,既与晋国执政卿栾武子有交情,亦与楚国令尹子重交好。华元得知晋楚互派使臣之事,便于是年冬天,“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华元奔走于晋、楚之间,以调解晋楚的关系,促成晋楚之和。

  十二年(前579),在华元的策划下,晋卿士燮与楚公子罢、许偃在宋国的西门之外会盟。盟曰“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坠其师,无克胙国。”晋、楚第一次弭兵之盟非常不稳定。晋楚两国长达半个世纪所积的仇隙并非一朝一夕或一个盟约所能化解,晋楚双方在形势对自己不利时,都希望通过暂时的休战而得以调整;而当形势好转时,就会撕毁盟约,发起新的进攻。弭兵会盟4年后就爆发了,楚国失败。

  鄢陵战后,战败国楚处在非常困难的境地,胜利的一方晋国也陷入危机之中。欲乘胜消灭晋国之大族,而立其左右近臣,杀掉之族。但晋厉公杀掉郤氏后,反被栾书、中行偃所杀,晋国一片内乱。秦国又乘晋之内乱,频频出击晋国。晋国内部有大族与国君的斗争,外部强敌压境,陷入内忧外患。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