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本质是怎样的?他被腰斩时为什么没人为
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风趣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为我国统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虽然他也犯过不少过错,但始终被后世评价为千古一帝,算是对他功劳最大的褒奖了。
而的历史却是非常的短暂,这可以说与秦始皇的预期差之千里。其中的因由,免不了宦官的作乱,继承者的无能,以及朝中要臣的变质,这无异不让人唏嘘感叹。
的灭亡与其说是秦始皇突然驾崩的天灾,不如说是朝廷那些满怀的人祸。
秦始皇生性暴戾,却从来不杀功臣,这也许是他好的一面,却也是他不分的一面,当初兄弟要对下手时,秦始皇横加阻拦可能是他一生最大的失误,而没有看透丞相李斯的本质也是他的失败之处。
名臣李斯
在大秦帝国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重要的人物不得不提,这个人就是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
李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丞相,他辅佐秦始皇平定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并且废除了分封制,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帮助秦朝建立了。这些影响了中国往后2000多年的历史。
李斯是一个极有才干的人,但也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他的和对权力的贪恋,使他亲手毁掉他呕心沥血参与创建的帝国。
秦始皇在巡视天下的路上猝死,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不惜和宦官赵高合谋,发动了“沙丘政变”,两人狼狈为奸、篡改诏书,害死太子,扶持上位。
而胡亥这个人继承了他父亲的残暴,却没有继承他父亲的才智,在他的胡作非为下,曾经的大秦帝国,终于彻底败坏,了。
而李斯自己也没捞到好下场,他在和赵高的权力斗争中失败,最终遭受腰斩的酷刑,并被诛灭三族。
李斯的死很多人为之惋惜,认为他虽然自私,但毕竟和奸诈的小人赵高不同,李斯只是一时糊涂才犯下难以饶恕的大错,他是曾经立下功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并非纯粹的小人,正如一句话所说“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但让人疑惑的是,李斯落了个被腰斩的下场,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人人为他求情,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赵高大臣们不敢求情,当时的赵高控制着整个朝政,满朝文武中一部分人摄于赵高的淫威不敢求情。另一部分则是赵高的人,所以不会去求情,更有甚者还会为了讨好赵高,而对李斯落井下石。
“沙丘政变”时,赵高一个小小的中车府令就敢去游说当朝宰相李斯,合谋废长立幼,提出让自己的学生——秦始皇幼子胡亥继位,这件事情作为大秦帝国三把手的李斯,不会同意。
赵高却抓住了李斯的弱点,那就是李斯是草根出身,贪恋权势,他非常害怕回到从前那样落魄困苦的境地,于是他便在权力的诱惑下,一步步跳进了赵高早早设下的圈套中。
但让李斯没想到的是,胡亥继位后这一切都变了,事情并没有按他想的那样去发展,反而让整个朝堂变成了赵高的“一言堂”。
将军和右丞相,因为和李斯联名建议胡亥暂停劳民伤财的工程被赵高谗言投入大牢,逼得其自杀身亡。
自取灭亡
李斯被关入大牢后,众大臣对于赵高更是忌惮,整个朝廷都是赵高一手遮天,到处都有他的眼线,发现异己就会被除掉,在这种情况下,谁又敢去为李斯求情呢?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李斯的失节。
从李斯为了权势和赵高合谋废长立幼开始,他就已经变质了,他为了不被蒙氏兄弟取代自己的位置,为了不再失去来之不易的权利,他加入了胡亥和赵高的计划中。
胡亥继位后,三人开始对朝堂上的反对声音实施了大屠杀,杀扶苏,杀满门忠烈的蒙氏兄弟,杀皇族宗室,凡是一切对他们不利的人都被斩杀殆尽了。
除此之外,李斯向胡亥进谏的一篇文章,更是把助纣为虐表现到了极致。这篇文章被称作《行督责书》被记载在《》上,全文洋洋洒洒、引经据典,在文采上不输其著名的《谏逐客书》,只可惜文采却用在了歪处。
写作此文的起因是胡亥对于曾经帝王德行的质疑,胡亥的意思是作为帝王就应该利己,不能像尧、舜、禹那样为了天下百姓而委屈自己。结果李斯真就按着他的意思,把这一“败坏德行”的想法堂而皇之地述以正规的文字章程,让胡亥后期的胡作非为有了冠冕堂皇的说辞。
所以,在李斯被逮捕,朝堂上根本就没有人为其求情,在大臣们看来,李斯能有今天的结果,全都是他罪有应得的,这是报应。
就是求情无用,凡是被所厌恶的大臣,下场都非常凄惨,这一点文武百官们也都非常清楚,他们自然不敢为了这个被帝王抛弃的人惹得龙颜大怒。
李斯悲惨的下场与他屈服淫威的软弱,和对于权力贪恋而不择手段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满朝文武不为他求情也在情理之中。
小结:
在中国历史上,行不本分之事,最终落得灭身亡族下场的不计其数,中国的讲究“中正”,其实不光是为国家和社会造福,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李斯位高权重,在秦始皇驾崩之时,他更是承担着整个国家的命运,可以说是重任在身。
而他偏偏在这时选择为一己私欲弃大义于不顾,实在让人很难升起惋惜之情,可以说他软弱,也可以说他愚蠢。如果他在危难之际坚持自己的原则,行正确的事,有很大机会可以得到善终,至少流芳万世是一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