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徽怎么不向刘备举荐司马懿呢?
即。和同姓的你要说一点联系也没有似乎也不太可能。毕竟古代姓氏、亲族观念浓厚,两人又分别出生颍川阳翟和河内温县,相距不过百里,再加上“司马”属于小姓,两人背后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
什么事情都要懂得综合分析。其一,司马懿家族是关中士族大家。他的爷爷是颍川太守(省部级)。任北部尉(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是司马防(司马懿的父亲)举荐,向来是家大业大。而根据《志》记载,司马徽一族祖上无显赫经历。
我隐居惯了
汉末,为避战乱去了荆州隐居,治学和品格是高雅了,和体制内的豪族却看不出有什么联系。就好比大学毕业后蹉跎10年,在外边犯了事,被现在是女警官的大学女友灵魂拷问的那位一般,三观不同而导致各走各的人生路太正常不过。
和都是汉室宗亲,人生之路又如何?其二,公元201年,司马懿就被郡中推荐为上计椽——《宣帝记》。为时任司空(正国级)的曹操所熟知,处于待考察的优秀后备干部。走的是京官路线,扶的是上水,靠的是正规的。
曹操和司马懿
就算晋宣帝一直瞧不起曹操宦官出生——《》。单论眼界和三观,又怎么会瞧得上游侠一般、半生颠沛流离的左将军呢。就好比一直在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非公务员事业编不入的官二代,即使要出来看世界,投简历到直聘平台也是下下之选。
我走的是体制内路线
再不济也应当是马爸爸、董妈妈之类的五百强吧。啊,司马徽和司马懿就好比和,八竿子打不到关系。其三,确实是适合刘备。司马徽之所以被推崇为职场猎头,在与善识人。也就是把正确的人才推荐到合适的工作单位去。
《三国志》: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抛开其他原因,之所以要推荐还是在于三观问题。这个东西要从正面来讲大家肯定不爱听。不过,事实就是这样。《》,刘备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巴拉巴拉。
那2位还比不上他
诸葛亮巴拉巴拉……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对,就这么简单。顶级人才,才华、智商和眼光是基础,政治正确、初心一致才是主要原因。就诸葛亮这样常比的人,早已进入马斯洛需求的第三层次了,做事开心最重要。
,大部分体会不了,也领悟不了。哪里钱多就去哪里?也没错,只不过若干年后,那些说领悟不了的人,又要咬牙切齿地骂道我也996啊,我也五加二啊,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呢?因为他们不知道三观重要是真的重要。
谈不谈得拢是真的重要
就好比现在有人出三万亿让我写东西,我也绝不会写。因为比起恶心带来的痛苦,饿肚子和穷真的不算什么,即使我真的很穷的时候,也还是会觉得特别恶心。更何况是衣食无忧、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呢?
我又不愁基本生活,干嘛出来劳累
了,你如果觉得不恶心,那倒没什么。我只是在说推荐人才时三观的重要性。至于司马徽立马就投了曹操。《》程炎震云……荆州破,(司马徽)为曹操所得,操欲大用,会其病死。
,刚好就病死了,没机会被大用,愿不愿意被大用不知道,查无可据。,荆州已破,即使大用了不排除为情势所逼,就好比福奇现在也会帮拜老大说话,没办法啊。
曹操定荆州
其三,“为曹操所得”,但凡有点正常判断和古文基础的,也会理解为被谁所获得。而非“逃奔”“投靠”“参见”。除非你是想带什么节奏,并希望采取多种方式来对事物定什么性,就好比目前某国追朔某类源头的事情。
年轻人,学习历史很重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也不错。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家国紧密联系起来,才会获得真正的人生价值,哪怕需要一个看似积累的过程。别走弯路哦,因为很多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就会怎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