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为何没能收获一段圆满的感情?他是否痴
你知道吗?今天风趣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作为三大诗人之一贵为“诗王”的白居易,也和大多数男人一样,有着一个恋恋不忘却没能在一起的初恋,也有一个磕磕绊绊却能陪伴到老的妻子。为什么这位能写出如此多浪漫爱情佳作的风流才子却没能有一段圆满的感情呢?白居易在感情中到底是情比金坚的痴男还是始乱终弃的渣男呢?
白居易于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出生于一个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白居易出生不久,家乡发生战乱。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当时为徐州彭城,因说服徐州刺史李洧脱离叛藩归顺中央有功,由彭城县令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白季庚将家安在辖境内稍安定的符离县。白居易得以在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也是在这里遇到了他纯真美好的初恋湘灵。
白居易11岁时就和比他小4岁的邻家小女孩湘灵相识,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湘灵是一个活泼可爱又能歌善舞的小美女,关于她的容貌,白居易在《邻女》里是这样描述的“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旱地莲。”虽然诗歌惯用这种夸张比喻的手法,由此也能看出湘灵的出尘气质。湘灵15岁时,就已经亭亭玉立,情窦初开的她与19岁风度翩翩的少年白居易互生情愫,坠入爱河。
按照古代成亲比较早的习俗,他们这个年龄应该可以顺理成章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很可惜没有。因为白居易母亲以封建门第观念横加干涉。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白居易32岁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这也是白居易一次向母亲提出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要求,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从此天各一方。
白居易从19岁到32岁,这么多年,为什么和湘灵就是有情人难成眷属呢?造成这个结局的固然白居易的母亲占了很大的责任,白居易自己呢?明知拗不过母亲的固执,但还是藕断丝连,多次给湘灵希望,重燃旧情,导致一个15岁的妙龄女子蹉跎到了28岁。既然知道自己母亲的执拗,而自己这么多年也反抗不了母亲,为什么不早点断的干净,各自安好呢?居然奉行了“拖”字诀,不管是对母亲,还是对湘灵,都没能做到果决。
这里需要说说白居易的家庭。白家虽说是仕宦之家,也是一个“世敦儒业”的世代小官僚家庭。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很晚才结婚,结婚时已经41岁了,而他的夫人却只有十五岁。白季庚也是明经出身做过县尉、县令和州别驾等地方官,一生时光都消磨在庸俗的地方官场上。白居易的外祖父陈润,虽有才华,但一生很不得志。尽管他的诗写得不错,却只能做县尉之类的小地方官,死在了县尉的任上。
从这里可以看出,可能白母骨子里就受他父亲与丈夫的影响,很希望白居易能光耀门楣,跳出这个小官僚的圈子,她肯定是不希望白居易娶一个平民女子的。这种深入骨子里的封建观念不是那么容易撼动的。古代女子到了28岁还没出嫁是不可想象的事,难道白母就不知道湘灵是因为他儿子而错过花期的吗?说到底,因为深入白母骨子里的封建门第观念可能还夹杂着希望白居易振兴家门的想法使白母不可能妥协。
在这期间,白居易抗争不过母亲,却写了很多首情诗来表达对湘灵的刻骨相思。《寄湘灵》、《寒闺夜》、《长相思》、《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等。包括后来的《长恨歌》里也映射着他们这段感情。从这些诗篇里都能够读到白居易对湘灵的款款深情。
既然那么深爱,为什么不剧烈抗争呢?既然不敢剧烈,为什么不趁早放手呢?其实,白居易从小在这种家庭氛围里耳濡目染,不管外表看起来多么的,骨子里却被各种封建道德礼制禁锢的牢牢的,这种复杂的性格悲剧,就决定了他不敢为了自己的爱情公然违背母亲和孝道,而湘灵又是他这么多年来一个最美好的梦,他也不愿意醒来。所以,他就龟缩在自己的世界里,对母亲和湘灵都不敢更进一步。
白居易既不敢反抗母亲,又不想放弃自己的爱情,就以沉默不娶来对抗,直抗到37岁,却也抗不住母亲和族人、亲友的苦劝。,白居易和小姐结成夫妇。杨氏是高官杨汝士之妹;夫妻情如何?从寥寥的几首赠内诗中可知。新婚诗洋洋30句,多唠唠叨叨的说教,一句“君虽不读书”描述杨氏;尔后的《赠内》诗有“莫对明月思往事,损君颜色减君年”,更有甚者,题为《赠内》竟曰“三声猿后垂乡泪”白居易诗里的故乡均指的是宿州符离,白居易在杨氏面前已毫不掩饰对湘灵的相思了。
白居易和杨氏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不是他所期待的,所以婚后的白居易该怎样还是怎样,没有因为这段婚姻做出任何改变。期间,白居易和杨氏一直闹着别扭,这不是臆测,他的诗中都有反映“妻儿不问唯耽酒,冠盖皆慵只。”白居易还特别明确的指责杨氏”小树山榴近砌栽,半含红萼带花来。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开。” 他说自己的妻子心眼小,不好相处,连种个花草都容不得。
当白居易调升,杨氏得授邑号时,他对杨氏的鄙夷与斥责已溢于言表。他说“吾转官阶常有愧,君加邑号有何功?……倚得身名便慵堕,日高犹睡绿窗中!”《妻初授邑号告身》杨氏读之作何感想?
白居易以往的刻薄尖酸,多是对黑暗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喻讽,目的也是在为民发声,而这几句诗却对自己的妻子极尽讽刺。从他与杨氏这段婚姻中,也能看出白居易对封建世俗礼教的妥协与其矛盾复杂的性格。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因蒙冤被贬做江州司马途中,和杨氏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这时白居易已经44岁,湘灵也40岁了但未结婚。一对情缘未了的旧情人一场就没有后续动作了。
照理说,这次白母已去世,再也没有阻止他们在一起的人了,应该有情人能终成眷属了,为什么白居易还不娶湘灵呢?这确实也是一个谜。可能湘灵已经成为了白居易年少时得不到的一个美好的梦,到了现在反而不想打破这个梦吧。
一直到白居易53岁的时候,他在杭州刺史任满回洛京途中,看到变换的旧村邻而湘灵已不知去向的时候,这段长达35年之久的恋爱悲剧才划上了句号。
经历了感情的波折,婚姻的磨合,仕途的起起伏伏,白居易和杨氏磕磕碰碰的生活也相携到老了。时光飞逝,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身边只剩下携手最久最长的老伴。从他老年写的《自咏老身示诸家属》来看,也意识到了陪伴自己一生与之白头偕老的是自己的妻子,儿孙满堂,平淡日子也是福。对自己的家庭生活及人生感悟做了一个。说到底,白居易在感情上也就是一个普通男人,在他的身上折射着很多男人感情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