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北伐最远打到什么地方 最后为何会一败涂地
对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风趣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失败的外因蜀国当时政治、经济、军事都太薄弱了。蜀汉在、相继离世之后,就没有多大的发展历程,不仅经济不给力,政治上也是分崩离析,最重要的一点是几乎没有办法引进人才。
刘备撒手而去,留下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幸亏诸葛亮,殚精竭虑,为了蜀汉呕心沥血,诸葛亮的缺点在于慧眼不识人,并且还过于执拗。
刘备去世之后,收复中原恢复大汉天下,是诸葛亮接下来的终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不仅自己发起多起北伐战役,并且还物色好接班人,在自己死后,能够完成自己的遗愿。
可实际上,诸葛亮用尽力量发起的这些战争,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成果,反而让当时蜀汉的一些朝中官员厌倦北伐,起了抵触心理,他选择的徒弟姜维,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选。
姜维确实是将诸葛亮的遗愿记在心里,后面实施的过程中,雷声大雨点小,最终败北而告终。
诸葛亮在世时北伐的频率绝不会比姜维低,当时蜀汉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想要和抗衡,几乎是诸葛亮用自己的一生的声誉、财产来交换的,可是几次败仗打下来,原先不多的兵力更加稀缺了。
按照史学记载,当时诸葛亮在的时候估计有5-10万的兵力,几次败仗之后,如果能剩个四五万就已经很好了。
而姜维是作为降将来投靠蜀汉的,当时诸葛亮看中他,朝廷中的官员难免打狗看主人,不敢拿姜维怎么样,可是诸葛亮一旦离世,情况就不一样了。
姜维发动战争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兵权,因为诸葛亮想要任用姜维,却没有全信,当时的兵权有一部分是集中在手上,并且费祎是反对开战的。
所以,姜维发动第一次北伐战争的时候,实际上手上的兵力只有1万多,这就极大的限制了北伐范围,以至于没有开打就可以宣告失败了。只能说姜维是带着这一万多的士兵练练手,对魏国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这种情形一直到了费祎去世,兵权落入到姜维手上。只是,这个时候的姜维也没有高兴太多,因为当时的蜀汉,几乎被诸葛亮在世时的多次战役掏空了,满打满算也就只有4万多的兵力。姜维开始了艰难的北伐之战。
这四五万的兵力在姜维带领下,居然也熬过了十个年头。从公元247年,也就是延熙十年,姜维为了保护胡人投降,在现在的甘肃洮水,和魏国进行了第一次战争。
延熙十八年,蜀军的士气最为高涨,在姜维的带领下将魏国赶出了狄道。这个地方为什么值得蜀军重力拿下呢?
因为古时候的临洮非常特殊。早在秦国的时候,就在这里击退了少数民族西戎部落,当时的军事家、政治家觉得,在中华大地,这里应该就是最西边,出了临洮,才算是走出中华大地的领土。
所以当时秦国在这里设置了一个陇西郡,狄道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由于地形复杂,这里有许多外来的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特殊,各种文化交汇在一起,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交流中心,后来的皇朝统领者对于这片地带都非常的照顾,保留各民族文化。
在这里也有很多珍稀的文化保护遗产,辛店文化、马家窖文化等,都是在这里诞生的。所以,当时姜维攻下临洮的时候也是春风得意,全军也是士气高昂,热热闹闹的景象。
只是当时的百姓已经厌倦了这种无休无止的战争,从诸葛亮开始,到姜维的十年战场厮杀,普通百恨透了战争带来的妻离子散,饥不果腹。
姜维北伐的失败其实有有内外原因的,他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这些投降的将领在第二任主人那几乎都不怎么好混的,因为原来的创作班子成员会对他们产生抵触、抗拒甚至是怀疑。姜维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即便是诸葛亮看好自己,但当时姜维在朝廷中并没有几个真心朋友,也没有高人指点,最要命的是他非常听师傅的话,不依不饶的北伐,最终将自己能够掌控到的一切全部败光了。
所以,姜维北伐失利一个重要的内因,还是他自己并没有一个好的、长远的职业规划,和同事间的相处也是比较失败的,没有人给他提供真正有利的帮助,全靠自己摸索,不失败怎么可能?
当时蜀国和魏国开战已经不复往昔的风采了,魏国越来越强大,蜀国在一天天劳民伤财的战争中,忘记了人才的引进和储备,结果关键的时候,没有军师、没有经济家、没有政治家,朝政一塌糊涂。
给姜维带来的影响就是,没有人能够帮他分析战略是否可行。任由姜维带着士兵进行实地验证,华丽丽的败北了。
在丧失荆州之后,其实战役打不打都没什么重要了,因为当时蜀国的百姓,已经不相信战争可以给他们带来以前的生活了,百姓不给力,姜维即便跑到了最远的临洮,也无法改变自己彻头彻尾失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