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本来可以统一六国的 楚国是如何将自己玩死

历史趣闻 2023-04-20 20:02www.dkct.cn历史人物

  今天风趣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见其他国家都消灭的差不多了,便把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国,这个相爱相杀的国家在秦国历代的持续打击下,已经非常微弱了,在秦始皇看来,消灭楚国,完成统一大业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当说出需要六十万人时,秦始皇觉得难以置信,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年轻气盛只要二十万人马的李信,结果,李信大败,秦始皇不得不请王翦出山,最终才灭亡了楚国,这是秦国在战争中用兵最多的国家,是什么原因让军事家王翦觉得必须要六十万才能吞并楚国呢?

  楚国无论是在春秋还是战国都是一个非常另类的存在,在那个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的时代,楚国紧随其后,用王来指称国君,而后来的历经千思万虑才在徐州完成了称王的梦想,所以对于楚国的自封为王的事情,其他国家虽然都眼红,但表面上都把他当做野蛮人对待,称之为荆蛮,这倒是和秦国很相似,既然是野蛮,那必有野蛮的实力,在破合纵时对楚王说“天下强国,不是楚国就是秦国。”由此可见楚国当时的实力是可以和秦国抗衡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楚国的沦落和灭亡呢?

  一与时代脱节,没有强国的奋斗目标

  无论是春秋还是战国,各个国家都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都在追求国家的强大,以便于取得实际利益和外交话语权,于是,各国变法层出不穷,虽然成功者只有秦国,但他们为强国而做的努力还是有收获的,而楚国呢,地处南疆,虽然靠着某一个英明的君主比如、、(之一),(中兴之主,在位期间,楚国的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等强盛一时,但并没有把发展国家、壮大楚国作为长期的庙堂之策,这种人治政策是整个封建社会变弱的弊端,但对于凝聚力脆弱的楚国祸害尤为严重。

  二氏族分治,没有强有力的凝聚力,国君权威不稳固

  楚国起源于江汉山川,经过历代的扩张和吞并,其疆域面积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阳,地方五千馀里。如此广袤的国土面积,楚王统治起来却感觉非常吃力,为何?权力分散,氏族众多,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楚国前前后后吞并了四十多个国家,是吞并国家最多的,,他吞并之后只是迫使他们臣服纳贡,并没有像秦国一样设立郡县制,纳入国家治理的范畴,这种臣服本身就带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只有中央权力稳定并且持续发展才能够镇服,一旦中央权利发生变故,这种王朝震慑力便荡然无存,反而成为颠覆国家政权、削弱国家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罪魁祸首。

  (二)氏族众多,在楚国的吞并战争中,那些灭亡的部族因为允许保留部族姓氏,实际上也就保留了复苏和发展的根基,随着朝廷分封或者赏赐土地,他们慢慢地成为王族,这种从朝廷获得的权力成为个人膨胀的助力,并逐渐成长为和国家对抗、影响国家决策的重要力量,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枉顾国家的兴衰,这也是变法被氏族阴谋杀害而终止的主要原因。

  三不重视人才,没有人才兴国的意识或者概念

  由于楚国各种错综复杂的政治利益关系,人才的进身或者才能的展现就必然受到多方面的掣肘,无论是朝堂之臣还是地方王族,追求的是权利的平衡和利益的最大化,在人才使用过程中肯定以用自己亲信为前提,所以本可以使楚国腾飞,结果动了别人的奶酪而被残忍杀死,比如以牢骚而让后代人万分感谢的。

  得人者兴,失人者亡,只有把人才兴国作为大政方针,才能够在如此广阔的疆土上完成强大的奋斗目标,可惜,楚国这种意识淡薄。

  四时也势也,楚国遇到了强有力的对手,这种对手主要体现在朝堂的决策和韧性,而楚国没有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面对着一直在进步的秦国,虽然屡屡受到秦国的侵略,土地被割让、人口被占有,甚至祖坟都被损毁,楚国不仅不引以为戒,发愤图强,反而内斗不止,昏君辈出,的事迹令人唏嘘,但折射出的是楚国的没落、人才的凋零,这种致命性的因素必然会导致国家的覆灭,更何况还有秦国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呢?

  楚国,说起来和舜还是同一个祖宗,不过谁又知道呢,找贴金的帝王,真真假假谁分得清,虽然楚国灭亡了,但他仍然绽放出的烟花,在秦国统一战争中仍然打败秦国二十万军队,后来的“楚虽三户,灭秦必楚”的预言也让成为落幕的英雄,但一个时代的进步,终究是优胜劣汰的选择,强者进、弱者退是历史必然,楚国虽然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但他的事迹,却仍然可以警钟长鸣。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