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王羲之除了书法造诣极高,他在其

历史趣闻 2023-04-20 20:05www.dkct.cn历史人物

  是东晋三朝重臣王导的堂侄,朝中有人好做官,他一出仕便为秘书郎,后为参军,再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做到护军将军、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所以人们又称他为“”。

  王羲之在任上,不爱钱财,不愿为他人所用,且总能屡建功勋,因而声名鹊起。当扬州刺史要领兵北伐时,作为护国将军的王羲之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北伐必败。站在为国家考虑的立场上,王羲之劝殷浩不要贸然出兵。可自以为是的殷浩没有搭理王羲之,还是坚持领兵北伐,结果大败。

  之后,殷大人为挽回面子图谋再举。王羲之得知便劝他“朝中百官如今各自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耗尽国库,结果竟然无一功可言。如果你为报复前次北伐的失败而图谋再举,那么天下虽然广大,恐怕也没有你的容身之地了。”,,耗资巨大,被废为庶人。

  后来,东部地区发生饥荒,王羲之负责赈灾。但朝廷当时的赋税很重,于是王羲之就多次给朝廷上书,请求免除东部的徭役赋税。他在给尚书的信中还建议说“平时扬州只用一位称职的刺史就足以把政事统理得井井有条,现在由一群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反而没有治理好,只因为法令不一,多方牵制。我认为,用简而易行的办法便足以守住已有的成就。比如仓库监督官耗费、盗窃官米,往往数以万计,只要杀掉一人,便能断绝这种弊端。”

  还有一次,一个叫许询的官员在同僚刘惔处借宿,对刘的款待十分满意,。王羲之当时在场,就直言道“如果巣父、许由遇上稷、契,不会说这种话。”巣父、许由都是隐士,稷、契又是上古贤官。王羲之以此讽刺,说得两人面露愧色。

  王羲之对当时形势分析准确,谋虑深远,对国家政令、惩治腐败等的建议应该说都具有积极的一面,可惜未被当权者采纳。后人提到王羲之必言其书法,对他的为官处世几无评述,这只是因为他的“一招鲜”掩盖了其诸多熠熠生辉之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