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行军打仗的“虎符”可以伪造吗
古装影视剧中常有这样的情节。某个,机缘巧合之下拿到,立刻调动大军征伐战场,立下战功走上人生巅峰。
但实际上这是不太可能发生的,因为虎符的使用有着极为严格的限制,并不是任何人拿着虎符都能调动兵马。
如果随便出来个人有虎符就能被认同,那大家也别打仗了,直接去偷对方虎符不是更省事?古代人民的智商,没那么低。
虎符其实没那么神秘,也不自带能量,只是古代君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的信物,代表着一定的自主权。
那时通讯落后,也没有照片电话什么的,广大基层将士不知道君王、统帅长什么样,更无法分辨他们的命令是否真实,那就干脆约定一个信物作为统领或调动兵马的凭证,也就是虎符。
最早的虎符出现于春秋时期,材质铜,形状虎,取虎为百兽之王的寓意。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部分存于朝廷中央,通常由君王亲自保管,左半部分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
重点在于,专符专用,一地一符。那种拿着一枚虎符调动多支军队甚至全国兵马的事情,只存在于影视剧里。甲地的虎符要是拿到乙地,乙地的将领有可能立刻将其抓捕,送交朝廷。
用虎符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只认虎符不认人”是一种错觉,虎符下发的时候,某枚虎符发给某人已经记录在案,他使用的时候还需从朝廷得到另一半,两枚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虎符。
这样一来,平常人想偷虎符就困难了,他不但需要从将领手中得到左半枚,还需到达朝廷,从宫廷中偷出君王掌管的右半枚。然后还得让人相信他就是君王属意的人选。
一项的调兵,反而是最容易的,因为通讯落后,将士们无法确认,也就不敢轻易否认。这也是后世形成“只认虎符不认人”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代表使用虎符时对人没有要求。
史上明确记载的一起“偷盗虎符成功案”,发生在战国时期,具体时间是公元前257年。那时已经落幕,坑杀赵军降卒40多万,之后步步进逼,发兵围困国都邯郸,赵国危在旦夕。
赵国的夫人是的姐姐,向魏王和弟弟救援。魏国和赵国本有盟约,魏王便命令老将晋鄙领兵十万前去救赵。秦王得知此消息后,派使者恐吓魏王,说谁敢救赵,等秦军攻下赵国后第一个进攻的就是它。
魏王被吓住了,赶紧让晋鄙停留在半路观望。但信陵君意识到,如果救赵,赵国不一定会亡,秦国的兵锋就能阻住,如果不救,赵国一亡,魏国必然成为秦国的目标,那才是真的危险。
可是信陵君数次劝说,魏王都不敢与秦王作对。信陵君无奈,串通了魏王的宠姬偷出与晋鄙虎符对应的那一半,火速赶到军中。两半虎符相合无误,晋鄙都还不信,说国君让我驻守此地,责任重大,怎么会让你一个人来取代我呢?
信陵君无言以对,这时他的门客用四十斤重的铁锥砸死晋鄙,他才掌握了这支军队,开赴前线抗击秦军,救下了赵国。
这位信陵君,乃是魏国公子,出身高贵,又有虎符在手,就这样还遭到晋鄙的怀疑,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来的人身份卑微或没什么名气,晋鄙会怎么对待他?或杀或绑,反正绝不会拱手交出兵权。
现存最早的虎符实物,是1973年在西安郊区北沉村发掘出的杜虎符,长9.5厘米,符身上有铭文9行40字,错金而成。
铭文大意是,这枚虎符右边在君王手中,左边在秦国杜县,凡调甲兵五十人以上,必须与君王手中半枚虎符相合,也就是得到君王的同意,但如果遇到突发事故,也可以先行动再汇报。
由此可知,虎符的使用地点、权限范围都刻在了铭文中。如果实际使用与铭文不符,将领就有麻烦了。
越到后来,虎符就制作得越谨慎了。秦国的虎符左右两边铭文一致,不用合符就能通读,汉时虎符铭文在两半缝隙处,分开是偏旁部首,只有合在一起才能看出是什么字,把防伪做到了极致。
为了易于藏匿,虎符还越做越小。1989年,陕西咸阳秦都区沣西乡李家村出土了一枚完整的铜质虎符,虎符长5.8厘米,比战国虎符小得多,错银、篆书,铭文在老虎的脊背上“与齐郡太守为虎符”,这是把虎符持有人都标明了。
所以,虎符也是认人的,不是任何人拿着虎符都能调兵遣将。虎符的使用,就像一个橡皮图章,重要是还是手上握着图章把子的那个人,图章是死的,人才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