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只带十万兵马进京,他为何会犯这种错误
跟着风趣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
明末农民起义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涉及面也广,到了后期起义军的人数更是呈指数级增长,李自成和等主要农民起义领袖,手下都有着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马,这些数据明显是含有水分的,因为这些人数不仅包含了作战部队,还包含了后勤、甚至家属的人数。不可否认的是,在农民起义后期、即十四年以后,李自成和张献忠麾下的作战兵马也已经达到了数十万之多。
我们可以从李自成在崇祯十七年时在所控制的区域的布防可以大概看出大顺军最巅峰时期大概有多少兵马。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而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陕西地区成了他防守的重中之重,他派遣了当时麾下得力的高一功率领十余万人马布防在陕北的榆林等地,其余在湖北襄阳四府和河南等地也派遣了大将白旺,这支部队大概有七万余人。,还有一支部队由他本人和大将刘宗敏率领东征北京。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七,刚刚建立了大顺政权的李自成便率领大顺军亲征北京,希望一举击溃政权,并取而代之。而之后的历史也表明李自成的判断并没有错误,这十余万的军队对付的明朝军队已经是绰绰有余,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从西安到北京一带布防的明军望风而降,各地的明军守军纷纷期盼李自成的到来,生怕自己赶不上投靠新的主人。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率领十万大军包围了北京城,最终这十万人也基本没有派上用场,明军在象征性地抵抗了一阵子之后,北京城便被攻破,崇祯皇帝也上吊自尽。
如此看来,李自成率领十万大军东征似乎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这些军队足够击败腐朽的明军了,,如果继续看后面的历史的话,我们会发现,李自成只带了十万兵马是一个大大的战略错误,因为他东征的主要敌人其实并非战斗力低下、人心涣散的明军,而是关外的清军,以及投降了的。
四月下旬,李自成率领大顺军前去讨伐占据山海关的吴三桂,此时他身边大概不足十万兵马,而吴三桂虽然只有五万人马,站在吴三桂背后的却是倾巢而出的清军十万兵,其战斗力远远超过大顺军或者吴三桂的。,战斗的发展应验了军队实力的对比,大顺军先是压制住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清军在关键时刻杀了进来,和关宁铁骑一起对付李自成的大顺军,已经激战了一昼夜的大顺军不是对手,最终败下阵来,李自成不得不率残部撤退回北京。
清军八旗的战斗力远超大顺军,如果大顺军人数不占优势的话,根本不是的对手,更何况还有吴三桂的五万关宁铁骑助阵,所以当时李自成要想击败清军八旗和吴三桂联军,恐怕得在山海关地区集结两倍甚至三倍于敌人的军队数量。如此算来,需要有三十到四十万大顺军,而当时李自成身边只有不到十万人。
那么李自成为何将军队分散在各地呢?李自成的想法是要稳定住大顺政权占领的其他区域,比如湖北四府白旺的七万大顺军是为了防止明军部的进攻,而绵侯袁宗第也率部从陕西赶往湖广相助白旺。其实,如果李自成能够将当时所有的大顺军都集中在自己的身边,攻破北京之后,解决了山海关的吴三桂,那么就能够凭借山海关与关外的清军形成对峙之势,只要清军不入关,那么关内的明军都会望风而降,毕竟崇祯皇帝已经自杀身亡,而李自成作为一个汉人,那些明朝官员根本没有任何投降的心理负担。
可惜,李自成却选择了分兵,虽然对于巩固根据地有一定的作用,却没有解决最关键的问题,李自成在北京站不住脚,还让如狼似虎的清军入了关,那么之后便再也抵挡不住清军的凌厉攻势了。可以说,只带了十万兵马进京是李自成犯的一个重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