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三大都督为什么英年早逝 究竟是巧合还是被
还不知道东吴三大都督为什么英年早逝的读者,下面风趣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末年,天下大乱,兵戈如火,生灵转瞬即逝,人命不敌草木。东汉末年全国人口已经达到了四五千万。经历了时代的厮杀,到统一的时候,全国人口已经不足千万,这一时期的人均寿命竟不足30岁。
古代人并非先天短命,只是因为战争、饥饿和瘟疫等原因,导致生存环境极差,所以大批人口在十几二十岁时夭折。不过史书留名的人物却很少有活不到30岁的,而且不乏一些长寿者,比如笑到的,就活了72岁,那个时代,绝对算得上高寿。而活了53岁,就已经被叹息早逝。
可见,只要有充足的食物,没有遭遇突发疾病和兵戈,活到50岁以上是理所的。
,在东吴大都督的职位上,、和三人,从他们在历史上的表现来看,都堪称旷世奇才,却非常奇怪的统统英年早逝。其中周瑜享年36岁,鲁肃享年45岁,吕蒙享年42岁。三人死时,各自在东吴的职位都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水平。他们自然不会缺乏食物等必要资料,也会用得上当时最好的医疗。
所以,三位英雄均卒于人生鼎盛之时,还是很奇怪的
周瑜死前刚刚取得了闪耀历史的的胜利,亲自带兵上阵,击败手下大将。不久瑜向请求进攻巴蜀、汉中,与联合夺取天下。孙权刚答应周瑜,他就死了;
鲁肃死前鲁肃曾经为孙权制定了类似于诸葛亮《》大战略方阵,又称《吴中对》或榻上策,为东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接替周瑜后,蜀国的实力迅速膨胀,他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发生正面战争的情况下,从蜀国夺回了长沙三郡,并且维持着与蜀国的联盟,共同对抗曹魏,和蜀国进入合作蜜月期,这一阶段双方讨伐均有建树时,突然间鲁肃死了;
吕蒙死前吕蒙生前最辉煌的一笔莫过于白衣渡江,逼走麦城,夺回荆州。此战过后,吴蜀两国已经不共戴天,即将举大军讨伐东吴,东吴正在用人之际,孙权盼望着吕蒙主持大局时,在无限遗憾中,吕蒙也死了。
这里 之所以选择罗列东吴三大都督临终前的状态,是为了让大家看明白,他们在死之前与孙权之间的君臣配合处于很不错的状态,而且东吴也正在用人之际,所以他们既没有功高盖主,也没有拥兵 自立的可能,孙权绝对没有除掉三人的动机,三人的死不存在阴谋论。
至于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吕蒙被关羽附身而死,这类说法,都是罗贯中为小说《》增添的趣味性想象,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同一个位置,三人英年早逝,这是不是有些巧合呢,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传》中,曹操在回忆大谋士郭嘉生前点滴时,曾经提到过一句话或许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人多畏病,南方有疫,(郭嘉)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
可见在三国时期,尚未得到完全开发的南方是凶险之地。郭嘉甚至曾经告诉曹操,自己如果前往南方作战,将不能生还。而曹操也解释原因,即人多畏病,南方有疫。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一直有把失宠大臣贬到南方的习惯,比较著名的有、等等,很多人也因为南方当地的恶劣自然条件客死他乡。寇准、苏轼所在的,南方的开发已经大有进步,环境尚且十分恶劣,更不要说三国时期了。
也因为此,曹操回忆郭嘉经常要让自己征讨荆州时感动不已,认为郭嘉为了自己不惜命。
后来曹操赤壁之战,尚未渡长江,军队就因感染瘟疫,可想而知如果渡河会是什么情况,如果郭嘉尚在,体弱的他是否能够躲过疾病传染。
《三国志·吴书》刘繇、太史慈等人,也是四十几岁就死了,凌统死的时候只有29岁,死时虽然不知道年龄,但当时东汉还没有结束,也可以确定年少早亡。
反观东吴活的时间比较长的,通常是这类长居建业,不需要在外征战的人。纵观史书上,也唯有一人算是东吴带兵征讨者中活的时间长的。在整部《三国志》中,与诸葛亮是唯二单独成传的非君王,历史地位之高与他最终62岁的“高龄”密不可分,而陆逊能得健康一个关键原因在于他本身是江苏人,对气候环境有不错的适应性,而且对南方地区的征伐相对于周鲁吕三大都督来说,时间要少很多。
宋方勺《泊宅编》称
“朝廷为立赏添俸甚优,而邑官常缺不补。他官以职事至者,率不敢留,甚则至界上移文索案牍行遣而已”。意思就是朝廷给很多俸禄,也没有人过去当官,有过去办差的,去了之后立刻回来,不敢逗留。
用今天的自然知识去看待当年东吴三大都督的死,以及南方经常蔓延的瘟疫,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1、气候炎热潮湿;2、蚊虫蛇兽叮咬、瘟疫传播;3、瘴气。
三国时期,南方存在着大片的原始森林,大军在各个城池之间转移,有时候连路都没有,只能穿越森林。早期跟征战的武将都是从安徽、浙江、河南、山东等地带来的,身体不适应湿热天气,一旦生病,医疗条件又差,很容易英年早逝;温热环境下蚊虫繁衍密集,也容易将疾病传播,甚至有些蚊虫本身就带毒;瘴气则是南方特有的,主要由树叶腐烂而形成,大片的原始森林存在了上千上万年,地表覆盖的树叶一层叠一层,腐烂后散发的气体,很容易让人中毒、生病。
,英雄的事业都是艰辛的,周瑜、鲁肃和吕蒙三人在同一个位置上,都发生了英年早逝的悲剧,应该不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