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阿拉伯之春的源头突尼斯现在怎么样了?为
位于北非大陆的阿拉伯小国突尼斯本是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国家,但在7年前的1月,一场大规模抗议活动不仅推翻了长期执政的总统本·阿里,更是蔓延到整个西亚北非,许多国家陷入动荡,至今仍是一片混乱,例如叙利亚,西方舆论称之为阿拉伯之春。
有意思的是,作为阿拉伯之春的源头,突尼斯却幸运地躲过了内战和严重冲突,而是通过和解的方式较为顺利地实现了过渡,本·阿里流亡沙特,这一模式也受到西方力捧。
时隔7年,突尼斯人过得怎么样了?1月14日,突尼斯突然爆发游行示威,白天还是和平抗议,到了晚上演变成骚乱,警察局被纵火,超市被洗劫——而且这一切都发生在突尼斯首都。
这次骚乱的导火索是当局出台的一系列增税措施,汽油、面包、电话卡等基本生活物资都调价了,老百姓不干了,本来这些年日子就很艰难,该国货币对美元汇率暴跌40%,失业率高达15%,这一下更不能忍了,于是在阿拉伯之春7周年后发生类似的抗议活动。
为了避免动荡,突尼斯紧急采取增加福利的政策,安抚民心,也出动警力,逮捕了800多个活动人士,部分地区还部署了军队,这才稍微稳定了局势。
,突尼斯内部的深层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革命7年后,许多突尼斯人已经对民主失去了信心,所谓的民主过渡并没有帮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的民调显示,在被问到富裕和民主哪个更重要时,近三分之二的突尼斯人选择了前者。
在2011年革命之后不久,突尼斯举行议会选举,一个伊斯兰主义政党上台,但随着一系列政治暗杀行动导致国家陷入混乱,这个伊斯兰主义政党被迫下台。随后是世俗集团上台,突尼斯7年换了9个政府。
这些政治精英们似乎对推进民主进程并不感兴趣,新宪法通过4年了,议会还没有批准成立宪法法院。,突尼斯到现在还没有举行过地方选举,政治精英们盯着2019年的全国大选,忽视了对民生至关重要的地方治理。7年的教训让突尼斯感觉,所谓的民主似乎等同于混乱,在这无休止的混乱,谁顾得上发展经济和关注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