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到底有多黑暗?辽东三杰没一个好下场

历史趣闻 2023-04-21 13:56www.dkct.cn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朝代更替史。每当朝代衰落的时候,不仅仅会冒出无数的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更还有周边民族的伺机窥视,尤其是北方两大民族——蒙古和。本期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明末抵制满族入关的三元力将——辽东三杰,让你真真切切地明白什么叫自己玩死自己。

  辽东三杰指的是熊廷弼、、。他们都是明末军事统帅,在大明王朝在辽东抗击后金入侵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杰出贡献,被后人尊称为辽东三杰。

  3 熊廷弼——为所害

  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飞白,号芝冈,,湖广江夏人,明末将领,进士,楚党。由推官擢御史,巡按辽东。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辽东。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杨镐经略辽东,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熹宗即位,天元年(1621年),后金天命汗攻破辽阳,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王化贞不和,终致兵败溃退,广宁失守。沦为囚犯的他又不幸陷入党争,以前虽为楚党,但与关系密切,且与东林六君子也关系匪浅。并传言有杨涟弹劾阉党的奏疏就出自熊廷弼之手。后为阉党所害,天启五年(1625年)被杀,并传首九边。二年(1629年),熊廷弼得以归葬故里,谥襄愍,有《熊襄愍公集》。

  2 孙承宗——城破后自缢而死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人。既是明末军事战略家、爱国者,又是一位教育家、学者和诗人。曾为的老师,明末的文坛领袖 。在明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孙承宗代替王在晋成为蓟辽督师,修筑关宁锦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收复失地四百余里,选拔培养了如马世龙、袁崇焕等一批文武将领,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战争难民近百万,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功勋卓著,后遭到的妒忌,辞官回乡。

  崇祯元年(1628年),皇太极绕过关宁锦防线,进入长城以内,京师告急,又是在危殆时刻,孙承宗蒙诏起用,起家陛见,议守京师,出镇通州,调度援军、追还溃将,重镇山海,袭扰敌后,迫敌出塞,收复四镇,再整关宁,却遭权臣掣肘,告老回家。在家高阳县住七年。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进攻高阳,孙承宗率领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后自缢而死 。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获追赠太师,谥号“文忠”。时追谥“忠定”。著有诗集《高阳集》、军事著作《车营扣答合编》等。

  1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末年蓟辽督师。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袁崇焕作为抗清名将,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被处死后明朝百姓争相抢食其肉,而到了清时期,却又受到了的赞赏。评价历来褒贬不一。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