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在这加冕,贞德在此昭雪 那些发生在巴黎
说起法国巴黎,虽然近些年有点走下坡路了,仍不失为全球文青之。在卢浮宫逛上三天三夜,去塞纳河边漫个步,在花神咖啡馆随便点一杯发呆整个下午,那是即便伍迪·艾伦也无法抵抗的诱惑。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法国何以成为法国,巴黎何以成为巴黎?
答案就在这里巴黎圣母院。
1. 它远不止是卡西莫多敲钟的地方
对一般巴黎市民来讲,圣母院也许只是个做弥撒的教堂,
对中国人来讲,巴黎圣母院也许只是钟楼怪人卡西莫多敲钟的地方,
(图说这年头大家都喜欢敲钟,不过不在巴黎圣母院,而在纳斯达克。)
还有卡西莫多的梦中情人艾斯梅拉达被处死的地方……
(图说Esmeralda艾斯梅拉达,意译为祖母绿的宝石,是雨果笔下一位活色生香的吉普赛姑娘。)
而对我来说,它不是教堂。除了钟楼怪人,这里也是圣女的平反昭雪的地方,
(图说剧照来自电影《圣女贞德的审判》。)
这里是拿破仑加冕的地方,
(图说是的,就是他把王冠从教皇手里抢过来,给自己戴头上的地方。他就站在主祭坛那儿。)
,对我而言,巴黎圣母院还有别样的意味——它是我见到的第一座欧洲教堂。再加个定语第一座哥特式教堂。(关于哥特式的论述,我在米兰大教堂里写过)。
以前看哥特式,都是在电视杂志里。记得有人说,只要一看到有尖塔,长得跟刺猬似的,就是哥特式。其实巴黎圣母院正面长这样,
(图说敦厚老实,不扎人。)
而典型的哥特式是这样,
(图说躺枪路过……)
更严格地说来,是这样,
但正因为巴黎圣母院的兴建,法国人发明了飞扶壁。它成为哥特式教堂的样板间,引领哥特式建筑风靡全欧洲。
还有它家最著名的玫瑰花窗,直径十几米,每块都不一样。现在做玻璃的工艺发达了,几百年前那可是。
(图说传说二战时,在德军入侵之前,巴黎市民自发地把玻璃一块块卸下来藏地下室里。等德国人走了之后,又重新装上,一块都没少。)
但巴黎圣母院最牛的地方,远远不在这些皮囊。
它就是法国的开始。大概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地方,会丰盛如此。
2.这里是巴黎的子宫,无论地理、政治还是精神上
巴黎圣母院位于西岱岛。罗马人统治法国的时候,就在这里做过神庙,后来法国成为天主教国家,开始在这里建教堂。
等到12世纪中的时候,巴黎已经是国际大都市了,本地人和外地人都信天主教,宗教对大家来说跟吃饭睡觉没区别,就是生活的全部,而原有教堂太小,做个弥撒跟挤地铁差不多,这简直有失国际大都市的脸面。
巴黎人就决定,搞个大的!
1163年,巴黎人开始重建巴黎圣母院。一种说法是,这甚至成了巴黎拉丁区的起源。
因为要建大教堂,就得有人才。但当时巴黎最有学问的人都在研究神学,都很务虚。稍微世俗点的,也是研究怎么用宗教骗钱,哪懂脚踏实地修教堂啊,只能从外面请人。
从哪里请?我看到一篇记录说,从天主教大本营意大利请,请来的人就都讲拉丁语,加上教堂一修就修到1345年,这些讲拉丁语的人越聚越多,慢慢形成了拉丁区。
(图说在西方,会不会拉丁文,是检验一个人体面与否的标准。)
有了圣母院大教堂,就要有各种配套设施。神学院、修道院就发展起来了。艺术、法律、神学、医学……各种高精尖人才越来越多,就又生出大学。
所以,我们会发现巴黎最好的大学都在拉丁区,比如索邦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相当于一个飞升版的北京海淀区。有了大学,人文也更发达,之后就有了举世闻名的巴黎左岸。
(图说红色区域为巴黎左岸,位于塞纳河以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叫左岸而不是南岸……)
后来左岸又吸引了全世界最优秀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等,他们带着周身才华在这里扎根,成长,巅峰,死去……单看在巴黎三大公墓里,埋了多少大师!
于是就有了精神意义上的巴黎。
而政治意义上的法国,也从这里开始。法国是个天主教国家,据说曾有20多个国王在巴黎圣母院加冕。加冕仪式上,国王要跪到主教面前,主教把王冠带到国王的头上,像这样,
(图说拿破仑的加冕礼不标准,请向虔诚的查理七世学习如何被加冕。不过,查理七世是在兰斯大教堂加冕的。)
如此,国王的权力才有合法性,这叫君权神授。
可以说,法国的人文、政治、信仰,都是巴黎圣母院孕育出来的。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的子宫。通过一个教堂孕育出一个国家这种现象,全世界范围都少有。
即便英国西敏寺、圣保罗教堂、梵蒂冈圣彼得教堂,哪里都不像巴黎圣母院。中国也没有,你说少林寺孕育出什么了?
(图说少林CEO释永信。算了……当我什么都没说。)
圣母院甚至是巴黎乃至法国的原点。在离圣母院正门20米的地上,有一块铜牌,
可别认为这是个井盖,这是巴黎“零公里”标志。在全世界任何地方,说离巴黎有多少公里,都指的是离这个铜牌的距离。
看地图,你会觉得巴黎围着凯旋门向外辐射,似乎凯旋门才是中心。其实在法国人心目中,圣母院才是他们的中心。
3. 也曾经历打砸抢,感谢拿破仑,感谢雨果
巴黎圣母院有过无比的辉煌。但枪打出头鸟,到了后来,它差点被摧毁。
那是一段悲惨的记忆。1789 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法国人疯狂起来也是这样到处殴打传教士、砸教堂。巴黎圣母院的好东西,也被洗劫一空。
(图说似曾相识的暴力。)
连墙上犹太诸王的雕像也被砍了头——因为不怎么内行的法国群众,以为墙上的是“压迫”他们多年的历代法国国王……
甚至,群众们把教堂的名字也改了,几乎全国的教堂都改叫理性庙,首当其冲的就是巴黎圣母院……
(图说这事也是他干的,罗伯斯庇尔。)
拿破仑上台之后,虽然也不喜欢宗教,但他非常清楚,宗教是麻痹人民的工具。拿破仑恢复了宗教自由,还把1804年的加冕典礼也放在这里。政府赶紧重修圣母院,圣母院又变成教堂了。
但巴黎圣母院真正的恩人并非拿破仑,而是这位,
(图说Victor Hugo 维克多·雨果。)
1831年,雨果出版了小说《巴黎圣母院》。此书一出,震惊了法国社会。
雨果对建筑极其着迷。小说里,他详细讲解了圣母院巅峰时期的建筑、艺术和生活,于是,艺术家、作家、大V联名请愿,希望重现圣母院的辉煌。
从善如流。我们现在看到的圣母院,其实是1864年重修之后的样子。
如果没有雨果这部小说加持,很难说,巴黎圣母院会不会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教堂。
我用英文在谷歌上搜索几个著名教堂,得票如下
还搜了中国的少林寺,103万条结果,也不少啦。
显然,论知名度,巴黎圣母院把其他所有教堂都远远甩在了后面。
4. 当女主角爱上渣男……
全世界很少有这么幸运的建筑,能被一部伟大的同名小说一路护航。百多年来,教堂的所有细节,通过小说、电影、话剧,不停推销到全世界面前。
一定要在中国找一个类比,大概只能是,
(图说李连杰把《少林寺》推销到全世界。,少林寺的名声已经被释老师的新闻……)
《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我带大家重温下。
从前有个叫卡西莫多的人,长得很丑……
(图说1939年电影版的卡西莫多,他是世界著名的矮挫穷原型,但心地无比善良……看得我特别自信。)
因为长得丑,他从小就被父母遗弃。神父克洛德收养了他,长大后还给他找了份敲钟的工作。
有一天,神父迷上了一个女子,
女子是16岁的吉普赛衫女艾斯梅拉达,
克洛德想让卡西莫多把她抓来。结果被国王的卫队长菲比斯英雄救美了,
卡西莫多遭到严刑拷打。在他最渴最痛苦的时候,艾斯梅拉达给他送水喝,
这碗水点燃了卡西莫多的爱情之火!
但少女爱的是菲比斯。
克洛德非常生气!这位一路黑化的神父,破罐子破摔了,想到一个无比恶毒的招数——行刺菲比斯,还嫁祸艾斯梅拉达!
眼看就要成功了。就在少女被判绞刑,马上要执行的时候,卡西莫多救走了少女,藏进了圣母院。
这时候来了一群吉普赛乞丐和流浪汉,想冲进教堂救少女,卡西莫多误会了他们,就扔石头砸他们,双方展开了激战,这时克洛德带领的国王军队来了,打跑了流浪汉们,并处死了艾斯梅拉达。
绝望之下,卡西莫多把克洛德从教堂顶楼扔了下去。然后找到艾斯梅拉达的尸体,殉情自杀。
一百多年来,这个故事被翻来覆去地讨论。就我个人来说,这个爱情故事本身挺平庸的,无非是女主是一个纯真善良漂亮但很平庸的姑娘,爱上一个渣男,男主呢,是一个纯真善良丑陋但很平庸的小伙,他爱上了女主。女主对渣男爱得死去活来,男主对女主爱得死去活来。,女主和男主都死去没有活来。
在各种鸡血狗血充斥的今天,这点故事都不算啥了。如果艾斯梅拉达爱上卡西莫多,也许这个平庸的故事会出彩一些。,我要是艾斯梅拉达,也不太可能爱上他吧?……
其实千百年来,故事的母题和原型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作家的伟大不在于剧情,而在于把看似平庸的故事结合其他社会元素,时代背景、宗教冲突、社会伦理、建筑、生活等等,讲出一个史诗般的故事。
而这个史诗般的背景,就是巴黎圣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