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不上大夫”历史之谜:不因大夫免刑罚
虽说律法渊源来自于“礼”,也有“寓刑于礼”的例子,但《礼记》重点强调的还是道德规范,和法律是两码事。《礼记》上这句话的原文是“国君抚式,大夫下之。
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兵车不式,武车绥旌,德车结旌。”这是在讲乘车的礼仪。大意是说两辆车在路上遇上了。
一辆是国君的,一辆是大夫的,大夫要下车,国君不用,扶着车前面的横木,点点头,就可以了。同样,上级遇到下级,也都是下级要下车,上级扶横木点头即可。
网络配图
“礼不下庶人”是说这个规定一般老百姓不用遵守。因为,老百姓不吃财政拨款,所以没有必要这么严格地去规范。“刑不上大夫”就是说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定。
级别是大夫的话,国君也不能利用暴力来逼迫大夫,那些执行刑罚的人,这时候也不要跟随在国君身边。简单地说,“刑不上大夫”,最早和法律基本没有关系。
,后来这句话在不断被引用的过程中,产生了变化,意思就被发挥了。大概是从写《过秦论》的开始,渐渐地,我们现在理解这个意思就成了主流观点。
直到近代,梁、郭沫若也都这么认为。但其实这层意思更多地来自于知识分子的美好愿望,或者说,来自于士大夫阶层对帝王的要求和限制。
但你看看中国历史,就会发现,刑上大夫这样的事从古至今不曾断过。最早诛管叔、蔡叔,厉王流放于浇,就是著名先例。到了时期,文武百官如违犯法规,朝堂之上仍难免遭受如同寻常百姓一样的刑罚。考虑到这些受罚的高官的面子问题。当时的执政、执法官员提出,对高级官员施刑时要宽待一些,汉文帝倒也痛快,接受了这个建议。“刑不上大夫”只不过是刑少上点,或者不公开上大夫而已。如何去把握怎么少上,或者如何不公开上,历史亦有参考。比如西周时期有个“八辟”,后来也叫八议,意思就是说有八种人犯罪。
要特别审议一曰议亲(皇亲国戚)之辟,二曰议故(的故交旧友)之辟,三曰议贤(有德行的人)之辟,四曰议能(有大才能的人)之辟。
网络配图
五曰议功(有功勋的人)之辟,六曰议贵(高官显贵)之辟,七曰议勤(为国服务特别勤劳的人)之辟,八曰议宾(前朝皇帝子孙)之辟。不过,这个规定执行并不严格,时断时续,关键要看君王的态度和心情。
再举个例子,发生在著名的身上。有一天,他刚从前线作战回来,向李世民汇报工作,进内殿时忘记摘刀,跟皇帝李世民聊完事。
走的时候,被看门的保安发现了。此事本来非常严重,至少也属于“十恶”中的大不敬,要知道,“十恶”是最严重的十种罪行,所以。
李世民为了救长孙无忌,就想到了“八议”,按“八议”标准去划分,长孙无忌符合第七项。很快,李世民就召集了诸位大臣共同商议,最终罚了长孙无忌20斤铜钱,就算拉倒了。
所以,刑上还是不上大夫,在专制社会中,不过是君王意愿。很多朝代,高官贵族犯罪,在处死刑的时候,为了照顾情绪,会采取秘密处决。
网络配图
或者赐死,不在大街上公开砍头。相对一般犯罪分子来说,只是让你死得好看些罢了。《汉书》中的解释说因为士大夫是有社会地位、有身份的人,万一犯法,被制裁了,就是极大耻辱。所以,死得虽然没有那么难看,也足以给世人警示了。
关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还有一种解释,说我们对“上,下”这两个字的认识本身存在错误。“上”表示尊,“下”表示卑。
整句话意思就是“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庶人社会地位低,就将他们排除于文明社会之外。
这个解释虽然牵强一些,倒也符合现代的法律观念,“天子犯法,与民同罪”,多大的老虎也不能吃人,吃人的老虎,总有一天会遇到的。
历史故事
- 关于嘉兴移动用户最关心的服务问题
- 郭富城邀友人吃开年饭 开超级跑车惹人注目
- 彝族凉山旅游(凉山彝族景点)
- 毛阿敏《相思》背后蕴含的情感故事是什么
- 中国十大石窟宁夏(走进千年石窟遇见须弥之光—
- 菲律宾人死后是怎么样处理的---
- 江西富豪排行榜2016,李义海成江西首富(身价14
- 微笑狗真实事件微笑狗是什么看了哔哩哔哩有
- 如何找到适合我的冷系女生头像
- 姚笛高杰个人简介姚笛新婚老公身价多少亿
- 颜如晶家境背景强大到你无法想象,真的是这样
- 长阳十大旅游景区(长阳周边景点)
- 美女厨房主持人沈星41岁沈星近照曝光,她如今
- 如何找到有效的祛斑产品 祛斑产品市场大盘点
- 虎牙楚河游戏列表虎牙楚河玩的什么游戏可以
- 为什么手机数据线连不上电脑(3个方法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