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诸葛亮为何不杀私自放走曹操的关羽?

历史趣闻 2025-01-21 08:44www.dkct.cn历史人物

电视剧新第43集中,华容道上发生了一幕惊险的情节。关羽在华容道放走了敌人,回到营地后面临军令状的惩罚,诸葛亮要杀关羽以示军纪。这时,鲁肃前来探营,诸葛亮便当着鲁肃的面拿出关羽的军令状,准备执行军法。在这个关键时刻,刘备的结义兄弟情感发挥了作用。鲁肃利用桃园三结义的往事,试图与关羽同死,以此打动诸葛亮。

在这个故事中,我更想探讨的是关羽得以免死的深层次原因。在古代军队中,军令状是极其严肃的存在,一旦违背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这一点在诸葛亮和鲁肃的对话中也得到了体现。刘备却通过鲁肃向诸葛亮求情,成功豁免了关羽的死罪。这种处理方式显然并不公平,因为如果是普通士兵或将领违反军令,他们绝不会得到这样的待遇。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刘备的军队虽然声称法令大如天,但实际上还是人治占据主导地位。人的身份和地位不同,法令的力度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在这种制度下,普通士兵的生死往往不被重视,而刘备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兄弟和事业。

尽管刘备以仁义著称,但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他的仁义是有条件的。在大业面前,仁义可以被放弃。这种用人治代替法治的做法与现代社会的法治理念背道而驰。在这种环境下,法令成了掌权者手中的工具,想用就用,不想用就弃。我们普通人无法享受到关羽那样的待遇。一旦违反法律,我们面临的惩罚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实现所有人的公平待遇,必须坚决实现法治,彻底摒弃人治。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公正与和谐。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