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人用生成器代写防疫课观后感,比“狗屁不通
昨天下午,全国的大学生都上了同一堂网课。
网课开始没多久,直播页面就陷入了崩溃
除了一部分幸运同学挤进网课外
许多同学都被卡在载入页面…
一时间
#和易烊千玺王俊凯刘昊然吴磊上课#
#人民智云崩了#
纷纷登上热搜榜
网课也是课,既然是上课,那就得有作业
面对昨天网课的“观后感”作业,不少大学生都犯愁了…
直到一个网页横空出世
防疫大课堂观后感生成器
页面很简单,最上面六个大字十分醒目
再给我整一篇!
点击后就自动生成一篇五六百字的观后感文章。
甚至还贴心地附了一张网课截图。
如果你不满意这篇文章的话
还可以点击一下“再来一篇”
这样一篇全新的观后感文章又生成了。
我试了一下,点击了大概十几次“再来一篇”
部分段落可能有重复,但基本能保证每篇文章都不重样。
仔细阅读每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居然还挺是那么回事儿!
生成文章里的遣词用句都很老练,每一个句子和前后都有紧密的逻辑联系
排比、比喻各类修辞手法用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
必要时还给你整一段名人名言,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虽然机器不可能有观点)
排列组合成一篇文章,通读下来居然还挺有韵味儿。
如果你把这篇观后感交给你的辅导员老师
他绝对不会发现这篇文章其实是机器自动生成的。
因为他根本就不会仔细读。
问题就出在这儿了朋友。
你知道老师不会仔细读,老师也知道自己不会仔细读
老师也知道你知道老师不会仔细读
但老师还是得让你写观后感。
这种层层形式主义之下,催生出这种“观后感生成器”也是迟早的事儿。
在生成器的页面中可以看到
截至到2020年3月10日13点01分
已经有289922位同学
生成了927617次观后感
假设这其中有十分之一是真的大学生需求观后感
那也是有将近3万的大学生编造了观后感。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年底火遍全网络的“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
我是外行我不太懂,但我感觉那个生成器还比这个更高级一些。
因为它可以根据你要求的主题定制一篇文章。
比如我可以在主题里写上“防疫大课”,然后生成一篇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
点击,耗时甚至一秒都不到,这篇长达12000字的文章就生成了…
和观后感生成器一样,这篇长文也一样读起来很顺畅。
甚至有点阅读社科类著作的感觉
因为隔三差五就给我整一个名言,而且动不动就是国外名家。
这个“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的起因也很简单。
作者在知乎上看到有人问问题
学生会退会申请六千字怎么写。
于是作者就自己写了这段程序,并回答道
我很讨厌形式主义,所以我来救你吧。
这就很奇怪了,学生会退个会而已,还需要些申请书?
即便是需要写,几百字上千字就完事儿了,还要写6000字?!
差一点的本科生毕业论文也就6000多字了吧?
合着退学生会比本科毕业还困难了?
本来只是帮助知乎落难网友退个学生会。
但没想到,这个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居然被其他网友发掘出来,上了当天热搜榜。
有人决定用这个生成器,探讨如何倒立拉屎的问题。
还有人决定用这个生成器,凑一下论文的字数。
甚至一度有人怀疑,李小璐的文章是不是也用了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
看到这里,想必你会发现一个不大不小的巧合
无论是“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还是“防疫大课堂观后感生成器”
都是程序员们为了反对形式主义,而制作出来的对抗武器。
而他们所对抗的形式主义,居然都是大学校园中诞生的!
在一般印象中,大学应该是整个社会中最朝气蓬勃,最有创造力的地方。
他们还没开始接触社会的形式化系统,也比初中高中生更具备创造的能力。
但偏偏又是大学校园,是形式主义最严重的地方之一。
尤其是大学学生会。
关于学生会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我们已经批驳过很多次。
还记得前些日子有一个大学学生会干事,因为直呼学生会主席为“学长”
而被人在群里点名批评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说话方式。
这件事本身就是学生会官僚主义的淋漓体现。
但没想到事后的道歉声明,又把他们的形式主义也展示出来了。
舆论发酵后,当事人在微博发道歉文。
可网友却扒出来,这个道歉文居然是照搬的百度文库的
“单位道歉信范文一”
这位学生会干部看到《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后,一定会痛心疾首
如果这生成器早出生几个月,说不定他就不用套用模板了。
说回“观后感生成器”。
难道这堂网络大课真的没有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吗?
不是,随便在微博搜一下大学生的实时评论,就能看出来
绝大部分同学都在认真听课,还被不同的教授“圈粉”。
有的人听得热血沸腾,有的人差点哭了出来…
所以,大部分人还是真情实感地为这节网课而感动。
可为什么到了交观后感的时候,大家又变回了形式主义呢?
《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的作者,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认为没必要存在的过程付诸辛苦是一种浪费。本来退学生会写个申请、说明理由就可以了,却要写6000字,这就有些过分了。我读大学时,兴致勃勃地去听一场讲座,事后要求写一份报告,我特别认真地写好提交后却没有一个人看,这让我很失望,感觉这就是一个形式。,有时候你觉得的“形式”是一种规则和制度,就必须遵从。
答案就很简单了
因为就算你认真写了,也没人认真看。
既然没人认真看,你又何必浪费功夫认真写呢?
我相信任何一个人,从小到大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类似的形式主义写作。
读书读后感、活动感想、入会申请书、自我鉴定表、各类演讲稿、开幕词、闭幕词…
即便是最没有官僚气息的小微企业,也有类似的形式主义。
甚至对亲朋好友,我们也渐渐习惯形式主义写作
毕业赠言、日常祝福语、节日问候、结婚祝福…
这些形式主义写作的一大特点就是
无论是写作方还是读者方,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认真对待,但又不得不进行。
但无论如何,我都希望那些利用“观后感生成器”的同学
至少你能意识到,你用生成器不仅欺骗了老师,也欺骗了你自己。
这是错误的,不应该被提倡。
我更希望,大家能把这个生成器当成了对形式主义的一种讽刺。
而不是利用它。
奇闻异事
- 郦道元笔下的三峡风景如何
- 巅峰之夜杂技父子刀技惊艳_李宇春感恩父爱培育
- 幻城是否存在抄袭情况 真相如何
- 是否需要猫与路由器同时使用
- 刘杀鸡被封虎牙重庆抖音鸡哥了不得是女生吗
- 世界最高的十大摩天轮,中国占一半,第六为了
- 李小冉电视剧来不及说我爱你来不及说我爱你
- 余罪第一季结局是什么电视剧余罪最后和谁在
- 邓伦录歌为唱吧五周年送祝福,颜值演技磁性声
- 世界十大恐怖分子,本拉登是美国通缉名单首位
- 现实美女们的日常生活:如何平衡美丽与日常
- 洪金宝孩子都是同父同母的吗洪金宝的儿子为
- 乌鲁木齐到可可托海多少公里乌鲁木齐到可可托
- 灰犀牛事件是什么意思,是指金融风险中大家习
- 张傲月舞林争霸,冠军仍囊中之物
- 2025年福建gdp排名,全国排名第六(增速高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