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经典死亡感受 每一种都死得好丑

天下奇闻 2023-03-15 11:56www.dkct.cn天下奇闻

这些死法都好丑,我还是好好活着吧。

死亡是活人最想体验的感受

还记得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出现过一家死亡体验馆吗?好奇度 100 分。在魔都还真有一家 4D 死亡体验馆,从接待区开始,情感迷宫、死亡之门、焚化炉、全息子宫、服务中心六部分,让人完完全全体验一次从生到死再重生的 “轮回”。

只有体验过死亡之后,才会更珍惜现在的生命吧。人们畏惧死亡,却又对死亡充满好奇。活着不易,死其实也不容易啊,究竟哪种死法才是好一些的解脱方式?这些从地狱回来的人给你解密 5 大经典死亡方式的切身感受。

------

1.溺死

体验先挣扎,后平静。持续过程 20 至 60 秒或更长。

纽约的救生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做过实验,溺水后致死的过程大概会持续 20 至 60 秒。溺水者一开始会惊恐万分,在水面用力挣扎,当水进入肺部后,胸腔会有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并伴有剧烈的咳嗽,这个过程最痛苦。

很快缺氧会导致失去意识,进入一种平静的状态,然后心脏停止跳动,大脑也跟着死亡。

溺水后人的身体会被泡肿,太丑了不堪入目,这种死亡方式真是又痛苦又漫长,完全没有形象可言。

------

2.烧死

体验剧烈疼痛,昏迷,然后窒息。持续过程可长可短。

这大概是人类最惨的一种死法。高温的火焰伴着浓烈的烟雾,身体的第一感觉是那种抓心的热,随之而来的是烧灼感,呼吸困难,皮肤感受到剧烈的疼,慢慢地神经被烧死,大部分感觉丧失,开始麻木,一氧化碳进入身体,人将昏迷过去,脱水后烧焦。

烧死的过程极其痛苦,大多数人是因为浓烟和有毒气体熏晕而窒息的。

自焚也是自杀方法中痛苦最强烈,死状最凄惨的其中一种,一些宗教也唆使信徒通过自焚来结束生命,要如何的脑残才会拿自己的身体去烤肉,这也可以看出信仰力量的强大。

------

3.斩首

体验头掉地,意识持续 10 秒,脑死亡需要 20 秒。

有人说斩首是最快速的死亡方式,因为感觉不到一秒,头就掉下来了,所以疼痛也只不过持续 1 秒。这话多少有点忽悠,根据法国死刑犯行刑现场的报告,头被砍下以后,眼睛和嘴巴还能活动二三十秒。

而头被砍下来后,大脑其实还有意识的,能感受到恐惧和疼痛,不同的人还会有不同的挣扎反应有的眼睛会暴凸出来,有的咬牙或吐血等等。10 秒后意识开始模糊,20 秒后大脑才会死透透。

虽然人的脖颈比较细,但因为有颈椎骨,所以并不是一下子就能砍断的。事实上,有的人往往要砍好几刀才能砍断脖子,虐心啊!

------

4.绞刑

体验脖子折断,大脑缺氧而死,持续过程 10 秒至 15 分钟。

这种看似简单的死亡方式,持续过程却很恐怖。绞刑相当于自由落体,瞬间用自己的重量扯断自己的颈骨,对气管和动脉造成压迫,有的人 10 秒后便失去意识,大脑缺氧而死。但如果绳索位置不对,则会延长痛苦和折磨长达 15 分钟才窒息。

受绞刑的人身体会本能的出现剧烈挣扎,而且人死后血液流向下方,多数男性会有勃起现象。绞刑和上吊差不多,香港 1991 年曾记录有上吊未遂而摔成瘫痪的例子,杯具。

------

5.自爆

体验整个人感觉飞起来,骨胳折断、胸腔破裂、七窍流血,持续过程 1 分钟。

你是不是也常常抱怨说 “我要爆炸了”,其实真正的爆炸是很恐怖的。周围气压发生强烈变化,并产生巨大的声响,人体受到外部气压压迫下,身体会腾空,胸肺增大,呼吸困难,大概 15 秒左右失去意识。

如果离爆炸源比较近的话,人的意识会瞬间消失,人体也会被分解成无数碎块,像泼出去的水一样飞溅,血肉呈雾状染红四周。为什么我觉得这个死法最爽快?

------

帝都人民天天用肺在搬砖

最近北京的雾霾已经爆表了,看看那些雾霾天大妈们在跳广场舞的图片简直活脱脱一出丧尸美剧,而深圳小伙竟然用 100 天收集的北京雾霾制成了一块板砖,这么一块硬邦邦的砖头进入我们的身体,看着都吓晕一半了。

都说帝都只有两种天气,一种是国际会议天,一种是雾霾天。国际会议毕竟辣么少,在帝都我是没法选择哪种死法的,因为没有哪种死法比搬砖死得快。

来自深圳自称“坚果兄弟”的小伙,用 100 天的北京雾霾压制而成了一块板砖,他计划将这块板砖用于北京建筑工地材料,想以此行动隐喻尘埃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影响。

其实我们也只能靠猜测、观察和不完全的实验,来推测死亡的痛苦感受。真正的死亡是无法体验的,能体验完整的人也不会回来写个论文告诉我们怎么回事。每一种死亡方式的幸存者,都会告诉你不要选择这种方式来自杀,因为那太痛苦。

人总有一死,早死晚死都是死,要是能选择一个自己舒服的死法,也算不枉走了这么一遭。都来说说你喜欢哪个死法?

微信扫码关注

每日推送新鲜资讯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