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典籍“点”亮来路 《典籍里的中国》创作座谈

天下奇闻 2023-04-19 17:25www.dkct.cn天下奇闻

  让中华优秀典籍“点”亮前行之路。2月24日,大型文化创新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创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主持座谈会并讲话。总台编务会议成员李挺、学术单位与合作单位的专家学者、总台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典籍里的中国》主创团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慎海雄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指引着我们履职尽责,创新再创新,不断用新的传播方式扬中国精神、传中国文化。《典籍里的中国》就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探索传统典籍当代化传播的又一次有益尝试。他表示,实践告诉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而是集中储存在典籍、至今仍然指引今人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思想构建。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主持座谈会并讲话

  慎海雄指出, 典籍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是永远给中华儿女以精神滋养、提醒我们不断进行精神反刍的范本。作为党的意识形态重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责无旁贷,将继续努力创新、持续推出精品。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典籍里的中国》形成的文化现象及创新实践等畅所欲言。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

  合作单位代表、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典籍里的中国》是面向过去的传承,是面向未来的开启,是将戏剧的传统美学融入电视创作的积极探索。节目能够成为爆款,重要原因是挖掘出了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并让它穿透数千年的历史时空,与当下观众形成精神上的共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

  合作单位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表示,《典籍里的中国》有灵魂、有情怀、有厚度,它捕捉到最具中国文化特质的独特标识——历史典籍,诠释了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命脉,深度挖掘出了蕴含在典籍中最久远、最深沉、最厚重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节目中穿越多个朝代的伏生迅速成为“网红”,引发年轻人普遍点赞。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倪大红

  节目主创代表、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倪大红在节目中饰演《尚书》护书人、传承人伏生。他表示,节目让伏生看到了两千多年后《尚书》还在被传承,这种告慰的方式不仅是对那些保护典籍的古人的尊敬,更是对现代中国人的一种鞭策。

△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

  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表示,《典籍里的中国》给人们带来使命感、责任感,让观众深切体会到中华文化沉淀在骨子里的自信和骄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强调,《典籍里的中国》致敬传统、尊重观众,有风骨、有血肉、有方向,体现了国家大台的风范。节目深挖传统精髓,向古人要智慧,把中国真正的精神呈现了出来。,精准找到能让古人和当代人内心贴近的共振点,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认为,《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形态展示典籍魅力,以人物故事展示典籍价值,在弘扬传播中华文献典籍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让深邃的思想通过创造性转化,力透时空,成为当下“热播剧”。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表示,作为一名古籍研究者,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的推出感到非常激动!这是弘扬传统典籍的成功实践,拉近了古代典籍与当代年轻人的距离,意义深远。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说,《典籍里的中国》引领了传统戏剧艺术和媒体传播艺术的交叉融合,形象感性地解读了根植于中国人血液当中的历史文化基因,让观众看得懂,入心、共鸣,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创新探索。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胡智锋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胡智锋表示,《典籍里的中国》用前所未有的融合创新,解读典籍、讲述典籍、呈现典籍,坚定了我们强烈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经典的高度认同,对辉煌历史的高度认同,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节目在今年春节隆重推出后,迅速引发破圈层传播,成为现象级传播产品。目前,节目的网络视频播放量超过1.6亿次,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7亿次。网友和媒体纷纷盛赞该节目“传播文化自信”“震撼人心”。(摄影 廖江衡)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