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御生堂洪国军就中医角度,降低胃肠息肉癌

天下奇闻 2023-03-16 08:36www.dkct.cn天下奇闻

教你1招,不做癌症候选人!

近些年随着社会发展,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检查设备更加先进,导致临床上发现胃肠息肉的人是越来越多。

“息肉”,指的是体内多余的肉,若是久未发现或治疗不当,还有癌变的风险,所以,就常常有患者询问以下问题

“胃肠息肉怎么形成的?”

“息肉必须切除吗?”

“胃肠息肉怎么治才能不复发?”

6大致病因素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详细解答~,要想预防胃肠息肉反复发作,还得注意以下6个致病因素

01

饮食

饮食不规律,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性食物,特别是腌制、熏制的加工肉制品;

02

年龄

40岁以上人群,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03

遗传

有胃肠道息肉、恶性肿瘤家族史;

04

酗酒

大量饮酒会引起胃黏膜损害,导致胃黏膜中肥大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在炎症的基础上逐渐引发胃息肉。

05

吸烟

吸烟,是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吸烟年限越长,量越大,息肉发病的风险就越高,且绝大多数为增生性息肉。

06

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导致胃黏膜的充血、水肿,反复刺激胃黏膜从而导致上皮样的增生,引起胃肠息肉的发生。

总体上来说,胃肠息肉的发生和年龄有明显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息肉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不过年轻人也不要心存侥幸,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开致病因素,才能减少患病几率。

胃肠息肉高危人群

胃肠镜现已成为胃肠道疾病诊断治疗的首选手段,也是胃肠道早癌筛查的最佳方法。

以下高危人群应定期行胃肠镜检查。

1、上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

2、原因不明的消瘦、贫血、出现黑便或柏油样便;

3、X线钡餐造影或CT、B超检查怀疑胃、食管、十二指肠形态改变或局部增厚等改变时;

4、既往患有溃疡病、胃息肉、萎缩性胃炎等病变的患者;

5、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结直肠腺瘤、腺瘤样增生的患者治疗后定期复查1~2年一次;

6、家族有结直肠癌病史、息肉病史的人2~3年一次;

7、40岁以上健康人群定期3~5年筛查一次。

增生性或炎性息肉不一定遗传下一代,只有当息肉发生恶变时,直系亲属的子女可能会有遗传,所以需要定期体检。

到了一定年龄,尤其是40岁以后,健康人群也需要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观察有无息肉的可能。因为息肉一般不会有症状,只有早检查才能早发现,才能进行早治疗,减少恶变机会!

息肉要不要切除?

很多患者查出息肉以后心惊胆颤,生怕发展成癌症,总是问要不要切除。

,我们看息肉大小来决定若直径小于1厘米,建议中医保守治疗;若直径在1~2厘米,需送病理做检验,再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若直径超过2厘米,不管是什么类型和数量都要手术切除。

临床上,胃肠息肉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其中,增生性息肉基本上属于良性病变,仅少数人一旦增生性息肉长大,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不适等症状,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癌变。

而腺瘤性息肉发生癌的可能性极高,9成以上的结肠肿瘤是由腺瘤性息肉转化而来的,一旦发现,需立即通过手术方式切除!

不过手术切除息肉,无法断根,反而可能反复长出新的息肉。像肠息肉术后复发风险就挺大,4年内复发率就高达15%~60%。术后采用中医药调理,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就中医角度,降低癌变风险

不过大部分息肉还是属于良性的,对于这些较为稳定的良性胃肠道息肉,一般会采用中医保守治疗的手段,达到稳定胃息肉/肠息肉和逐步清除的目的。

不同患者不同病情临床情况不同,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的病期阶段其临床情况也不同。

所以在中医治疗息肉时,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及个体差异,制定出适合该患者目前病情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灵活配伍,发挥中药多层次、多靶点治疗息肉作用的优势,改变肠息肉、胃息肉整体环境和微环境,恢复胃肠功能,缩小消除息肉,不做癌症候选人!

转发、在看给你爱的人,一起健健康康活到老~

如果大家还有其它疑问可以来找我们的洪国军老中医进行相关咨询哦~

名医在线

扫码挂号/咨询/问诊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