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有点黄疸怎么办

天下奇闻 2023-03-16 12:01www.dkct.cn天下奇闻

老人常说,“十个孩子九个黄,都会自然消退的,不用大惊小怪”。而年轻爸妈却不这么认为,孩子发黄听说很有可能变成脑瘫,必须就医治疗。在新旧育儿观念的碰撞下,宝宝黄疸问题,到底该怎么办?是置之不理还是盲目就医?

其实,要了解新生儿黄疸的问题,就要先带大家了解一下为什么新生的宝宝会发黄?新生儿黄疸指的是指宝宝出生28天内,由于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皮肤、粘膜、巩膜变黄的病症。新生儿黄疸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生理性黄疸和非生理性黄疸,非生理性黄疸又可以分为病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

老人常说的“十个孩子九个黄”指的其实就是生理性黄疸,这是新生儿在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大概60%-80%的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都会呈现不一样程度的黄疸,基本能够自然消退,而且在医学上一定程度的黄疸认为是有助于宝宝增强宝宝抗氧化的能力。

这不由让我联想到了《延禧攻略》中五阿哥由于生下来由于身体发黄被视为不详险些被活埋,其实这就是生理性黄疸。

一、关于黄疸变脑瘫—胆红素脑病

而新手爸妈所说的黄疸变脑瘫其实确实是存在的,这主要是由于病理性黄疸导致的,病理性黄疸的宝宝体内胆红素比较多,黄疸数值比较高,黄染严重,而当胆红素数值过高时,胆红素可进入脑组织,而使脑组织受损,发生核黄疸,又称胆红素脑病。

出现胆红素脑病轻者可引起神经系统障碍,如精神不好、嗜睡、四肢变软或发紧、吃奶困难或不吃奶、眼睛发直、尖叫、抽风,重者可导致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运动功能障碍、听力障碍、智力低下等,甚至会脑瘫或死亡。

,针对新生儿黄疸一定要学会简单判断黄疸种类那么,宝宝生理性黄疸都有哪些特点呢?病理性黄疸有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区分呢?

二、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如何鉴别

生理性黄疸主要是由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与新生儿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肝脏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功能差等密切相关。在此时期内由于疾病或某些致病因素使黄疸加重,称为病理性黄疸,亦称高胆红素血症。

生理性黄疸主要特点为

  1. 出现晚,通常为生后24小时出现,大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时最严重
  2. 消退早,足月儿一般在7~10天消退,早产儿一般在2~4周消退
  3. 黄疸程度较轻,除面颊部皮肤和巩膜可见轻度黄染外,无其他异常临床症状,精神状态良 好,正常吃奶。
  4. 黄疸数值较低,通常,足月儿<220.6µmol/L(12.9mg/dl);早产儿<255µmol/L(15mg/dl),数值上升速度较慢。

病理性黄疸

  1. 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症状发展快,
  2. 黄染程度重且长,足月儿2周不消退,早产儿3周不消退。
  3. 长时间黄疸后消退,之后又重新出现。
  4. 甚至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
  5. 婴儿除黄疸外,可有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恐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状。

三、关于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发生率较奶粉喂养发生率要高一些,母乳喂养中约30%存在母乳性黄疸。这到底是为何呢?难道母乳不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吗?其实母乳喂养导致的黄疸严格来说分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和晚发型母乳性黄疸。

  1. 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

由于母乳摄入不足,新生儿处于饥饿、脱水和营养缺乏状态,使胎粪排出延迟,肠肝循环增加,导致TSB水平增高,黄疸出现于生后3~4天,至4~7天后达到高峰,胆红素峰值高于生理性黄疸,黄疸消退时间晚于生理性黄疸。

早期今早开奶和增加哺乳次数可促进肠道动力和减少胆红素的吸收,有助于预防母乳型喂养黄疸的发生,如果母乳严重不足情况下可以考虑加入婴幼儿配方奶

  1.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

由于母乳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高、活性强,在肠道水解结合胆红素成未结合胆红素使之回吸收增加,因而有些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为主新生儿,出生1周后出现黄疸或原黄疸持续不退,2周左右达高峰,然后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延续4~12周;若停母乳喂养黄疸在48~72h明显消退。

四、关于黄疸宝宝,该如何进行病情观察,判断黄疸轻重呢?

1) 观察精神状态新生儿一般精神状态良好,若出现嗜睡、反应差、拥抱反应减弱等,要注意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2) 观察皮肤变化观察新生儿黄疸的颜色、部位变化,可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若新生儿黄疸从巩膜、头面部,逐渐扩散到四肢、手足心,且颜色加深,说明黄疸逐渐加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3) 观察喂奶量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不影响婴儿的饮食。若婴儿出现拒乳、喂养困难、吮吸无力等,应予以重视,及时治疗,防止核黄疸发生。

4) 观察大便和粘液的颜色尿液颜色变化,反映黄疸轻重变化,黄疸较重时大便呈灰色或陶白色。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黄疸,尿液呈酱油色;粪便由浅黄转为白色,应考虑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所以,粪便、尿液观察有助于查找病因及时诊断和治疗。

5) 观察生命体征观察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判断有无感染以及有无核黄疸的发生。

五、关于黄疸宝宝的治疗与护理

1)蓝光照射

又称光疗,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多用于高胆红素血症宝宝(病理性黄疸),主要通过一定波长的光线使新生儿血液中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胆红素水平,是目前降低胆红素较快的方式,也存在争议,蓝光照射可能给宝宝带来系列副作用。

蓝光照疗法用蓝光照射治疗时,婴儿双眼应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视网膜受损,除会阴、肛门部位用尿布遮掩外,其余均裸露,持续时间l~4天。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应注意补充水分,注意保暖,防止发热、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2) 换血治疗

通常用于蓝光照射失败之后,需进 行换 血疗 法时 ,应及 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3)关于药物茵栀黄

目前国家已经禁止茵栀黄口服液用于黄疸患儿,因其含有大量良性成分会导致宝宝腹泻。虽然宝宝通过腹泻可以增加大便的次数已达到通过粪便代谢胆红素的目的,因为腹泻将会损害宝宝肠道黏膜进而加重后期不耐受的风险,也将会造成宝宝肛门出血、红屁股等问题。目前可能在很多地方还存在用茵栀黄治疗黄疸的情况,家长一定要科学护理宝宝,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4)对于胎便排出延迟

因为宝宝变小黄人的罪魁祸首“胆红素”主要是由粪便以及尿液排出的,所以一定要通过合理营养干预保证宝宝大便及小便次数。宝宝的胎便中存在大量的胆红素,所以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一定要今早开奶,保证宝宝奶量充足,多吃多排,促进胎便的排出。

5)对于喂奶量及饮水量

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提早人工喂养(奶粉)暂停母乳喂养,提早人工喂养 ,刺激肠道蠕动,促进大便和胆红素的排出。在进行人工喂养时候,注意观察宝宝每天排便次数及大便形态,避免因添加奶粉而出现上火和便秘情况。

,要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次数,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小便6-8次,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我们应当保证新生儿的液体摄入量,一般新生儿的胎便应当2-3天就排完了,这样就能减少其黄疸的程度。

六、关于黄疸的预防与保健

孕母期问注意饮 食卫 生,忌酒和辛热之 品,不可滥用药物。如孕母有黄疸病 史可 口服黄疸茵阵冲剂。 自确诊 的服至分娩,服药时间以两个月以上为宜。婴儿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 ,以便及 时诊断和治疗。注 意过早 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以便及 时破损感染。

文献引用

[1]徐娟, 麦建芳.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31):329-330.

[2]罗凤珍. 如何区分生理黄疸和病理性黄疸[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9(2):67-68.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