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头七有哪些习俗,关于头七鬼魂回门的由来咋回事

天下奇闻 2024-12-31 13:44www.dkct.cn天下奇闻

头七,这是我国特有的丧殡习俗。一种普遍的观念认为,“头七”是指逝者去世后的第七日。在那一天,人们相信死者的魂魄会重返家园。家人为了迎接魂魄归来,会提前准备一顿饭食。随后,家人应该回避,安心睡觉或是躲入被窝,因为避免让死者魂魄看到家人,以免让他心生牵挂,影响他投胎转世的机会。也有说法认为,人死后的魂魄会在“头七”之前四处游荡,直到“头七”当天的子时才会回家。为了助其魂归天上,家人会在家中烧一个形状如梯子的物品,让魂魄能够顺着这趟“天梯”升天。

对于为何选择“七”作为忌日的原因,有一种解释是源于佛教的“生缘说”。这一习俗大约在佛教传入东汉后到南北朝这段时间内形成。从唐朝开始,这个习俗逐渐突破了信众范围,走向了世俗化。据《瑜珈论》所述,人生有六道轮回,在生死交替之间有一个“中阴身”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逝者的魂魄如同童子一般,会在阴间寻找生缘,每七日为一期。如果在七个七天内未能找到生缘,便会继续寻找,直到第四个“七”结束,逝者的魂魄必定会投生一处。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中,人们必须每逢七就进行超度和祭奠。

这种由佛教“生缘说”催生的做七习俗在南北朝时形成,显然与当时佛教的盛行密不可分。尽管唐代学者李翱曾撰写《去佛斋说》,对这种习俗及其理论依据进行驳斥,认为其与儒家主张的哀戚之情有所冲突,但这恰恰也证明了做七习俗原本是佛教的一种仪式。这一习俗如今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融入了人们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敬仰之情。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