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端端:“发文约束婚嫁礼金”是缘木求鱼

天下奇闻 2025-02-05 10:00www.dkct.cn天下奇闻

金阳县最近发布了《关于遏制婚丧事宜高额礼金和铺张浪费之风的实施细则(试行)》,针对日益严重的婚丧嫁娶中的铺张浪费现象出台了十条刚性规定。比如婚嫁礼金总额的限制、车辆数量的规定等,这些规定不仅针对公职人员,普通群众也必须遵守。(来源:1月25日《成都商报》)

对于金阳县的这一举措,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一些人认为,行使公权力,对于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否应该将手伸到普通老百姓的私人领域,却引发了争议。

众所周知,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婚丧嫁娶中的宴请传统早已深入人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地方的不良风气逐渐渗透其中,攀比、奢侈浪费现象层出不穷,让原本美好的习俗变得扭曲。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任何行动都必须基于法律授权。金阳县的这一红头文件,从治理“恶习”的角度来看,有其可取之处,但从法律角度来看,却毫无依据,缺少法律支撑。其中加入的感情“砝码”,比如将不按规定办理与惠民补贴相割裂,显得过于简单粗暴。

笔者认为,的这一“发文”行为明显与法理相悖。红头文件并不是约束婚嫁礼金的“硬杠杆”。如何引导和纠正婚丧高额礼金和铺张浪费之风,是考验智慧的一大难题。在制定红头文件时,必须进行科学论证,不能违背法律法规,更不能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移风易俗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部门在行使权力时,不能任性妄为,更不能干涉群众的私人领域。应该勇于承担责任,充分考虑地方民风民俗的特性,强化引导、广泛宣传,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逐步改变不良风气。

最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移除人们心中的不良观念,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这需要、社会各界以及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