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简介 中国传统节日之重阳节的来历介绍

社会热点 2025-02-09 09:46www.dkct.cn热点事件

重阳节,一个洋溢着传统气息的汉族节日,又被称为“踏秋”。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人们会走出家门,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体验登高远眺的乐趣,品尝菊花酒的香气。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之一,也是重阳节的由来。

早在战国时期,重阳节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这个节日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从此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品尝重阳糕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重阳节的名字有着深刻的含义。“九”在易经中被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名重阳。九九重阳又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寓意长久长寿。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更是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很多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都会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许多家庭的晚辈也会陪伴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重阳已经在帝宫中进行一些活动,受到人们的重视。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逐渐流行起来。相传的妃子遭到吕后的谋害后,其侍女贾氏将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告诉人们,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这个节日不仅是一个传统的庆祝活动,更是一个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