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古代医术高超的十大神医,扁鹊为名医
现代西医学已经成为了主流,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中医,虽然医治过程中见效慢,但治的是病根,很多现代医学治不好的病,采用中医药却创造了奇迹。在中国古代,这些名医拥有高超的医术,堪称神医,深受朝廷重视。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的理论就已经基本的形成了,它的出现也给当时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为后世的医学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钱乙、宋慈、李时珍、葛洪等人也被称为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接下来风趣网小编带你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十大名医的故事吧。
中国古代医术高超的十大神医
一、扁鹊
扁鹊为春秋战国时期人,他以自己对中医的独到见解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扁鹊精通各种诊断技术,对于内、外、妇、儿等都造诣颇深,被后人称为“神医”,也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首。在《史记》当中曾有记载与扁鹊有关的两个医案一是诊断赵子简的病运用了脉诊的方法,二是用四诊法中的“望”法诊断了齐桓侯的病。被称为“脉学之宗”。
二、华佗
华佗东汉末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三、张仲景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南阳五圣之一。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四、皇甫谧
皇甫谧是魏晋时期医学家,为我国古代的针灸鼻祖。他所写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针灸学的专著,全书了晋朝之前针灸的的成就。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元晏先生集》、《高士传》 、《列女传》等等书籍,为中医学进行了一个全面系统的,为现代的医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作用。
五、叶桂
叶桂是清朝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叶桂12岁时就跟随父亲学医,后拜师朱先生由于他聪颖过人,再加上其勤奋好学,没过几年对于医学的见解还远超过了师父。叶桂对于温病方便独具见解,他所写的《温热论》,至今都被现代临床医学家所推崇。
六、孙思邈
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