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处理的开国将军名单:中国最老的开国将军

世界之最 2023-04-05 21:59www.dkct.cn世界之最大全

  受处理的开国将军名单李伯秋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准军级、原东北军区),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补授)。1986年,李伯秋被开除党籍、军籍,按师级干部待遇做退休处理。1990年,李伯秋恢复党籍、军籍。

  1977年7月27日,中共辽宁省四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并上报中央《关于以毛远新为头子的辽宁省委内“四人帮”的党羽和亲信的主要罪行和处理意见的报告》。

  经中共中央批准,1977年9月27日,省委决定永远开除毛远新的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撤销李伯秋、杨春甫、魏秉奎、刘盛田党内外一切职务,暂不过党的组织生活,下放基层锻炼,继续检查交待问题,以观后效。1979年12月,中共辽宁省委决定开除魏秉奎、刘盛田的党籍。1986年9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开除李伯秋的党籍。

  相关阅读李伯秋将军经历

  李伯秋,1916年出生,辽宁省辽阳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李伯秋生于教师家庭。他少年时期在沈阳读书,“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到

  北平,1936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参加了“一二·九”运动。

  1937年“七七事变”后,按中共北方局指示,李伯秋离开北平到济南,在国民党第三路军政训班工作。

  1938年,韩复榘不战而逃。李伯秋参加徂徕山起义后,被编入到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在第4支队第3中队当战士。后任第4支队1团1营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

  1943年4月起,李伯秋任八路军115师暨山东军区鲁中军区2团政委、第5军分区兼2团政委、第1军分区副政委兼警备2旅政委。

  (二)1945年9月起,李伯秋任八路军115师暨山东军区鲁中军区第1军分区副政委、山东军区3师政治部主任。

  1946年2月,东北民主联军南满军区(即辽东军区)第3纵队(原山东军区3师和警备3旅及冀热辽军区21旅、23旅合编)成立,李伯秋任7旅政委。

  四平保卫战后,时任7旅政委李伯秋觉得不能一味地消极退却,应该看准机会,杀它个回马枪。旅长曾国华也有同感,接受了李伯秋的建议。部队在向南开进的途中,发现敌新6军一个营在团长的带领下单独进驻黑石镇,是一处比较孤立的薄弱环节。曾国华、李伯秋觉得这是歼敌的好机会,纵队领导决定8旅阻援,7旅攻取黑石镇。

  新6军的这个营,士兵都是抗战期间应征的高、初中毕业生,训练有素,7旅强攻一宿没有结果,便沿袭抗战期间的惯例,于拂晓撤出了战斗,白天隐蔽休息。留下交替撤退的一个连发现此时守敌要突围,立即趁乱突入黑石镇,歼敌一部,其余逃窜之敌,也被7旅其它部队歼灭。

  李伯秋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卓有成效,而且潜心学习作战指挥,亦文亦武,军政全能。他所在的部队开展了群众性自我进行阶级教育的诉苦运动,即“诉苦和三查”,后来被毛主席命名为“新式整军运动”,在全军推广。诉苦教育最先发端于3纵7师20团,这个团是鲁中军区的主力“老2团”,是参加徂徕山起义部队的基础。

  部队进入东北后,成分发生了变化,四平保卫战后,逃亡较严重。李伯秋主持召开了7师第一届政工会议,在会上做了《试论阶级教育》的专题报告,提出了“吐苦水”、“挖苦根”的初步想法。

  1947年9月,韩先楚任东北野战军3纵司令员时,提出奔袭威远堡,大多数领导不赞成,纵队政委罗舜初提出表决,支持韩先楚的只有两票,其中就有李伯秋。林彪批准了韩先楚的方案,果然打了场胜仗。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划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李伯秋任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7师政委。

  1948年8月,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第3纵队成立(下辖7、8、9师),李伯秋任7师政委。

  1948年11月17日,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第3纵队7师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兵团第40军118师(属头等主力师),李伯秋任118师政委。

  194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兵团第40军118师奉命改称为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第40军118师,李伯秋仍任118师政委。后升任第40军政治部主任。(凤凰网)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