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2》第三期《礼记》上新撒贝宁开
册册典籍,钟鼎千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传媒和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打造,中国国家图书馆参与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自开播以来,引发广泛反响,已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亚广联年度大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等多项大奖。节目第二季播出两期后,再度圈粉年轻观众,共收获全网82个相关热搜热榜,#典籍里的中国#主话题阅读量累计达15.6亿。
12月25日(本周日)晚八点档,《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将迎来第三期《礼记》。本期节目将以“东汉经学大家”郑玄为主要人物视角,回溯中华之礼的形成过程,展现郑玄学礼、注礼、传礼、践礼的传奇人生。
“礼”之一字,贯穿千古
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都出自《礼记》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之心,经由礼治逐步走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孔子就曾经把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和对高尚道德的渴望,寄寓在一个“礼”字当中。孔子向学生传《礼》,通过孔门后学著述、传承,形成《礼记》。
新一期节目,主持人王嘉宁将与三位“读书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彭林、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启发,共同品读闪耀着千年智慧的《礼记》。
“礼”的范围有多广泛?彭林介绍道“我们个人的修身养性、人际的交往、国家典制,乃至人和自然的相处之道都属于‘礼’的范畴”。作为一部多角度、多层次探究中华礼乐文明奥蕴的典籍,《礼记》共四十九篇,书中记载的格言警句,朗朗上口又意味隽永,不只让我们了解到先贤思想,也使我们得以鉴古知今,从中汲取安身立命的处世之道。例如,人与人交往需“礼尚往来”;形容做事要有计划的“凡事豫则立”等,包括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也引用了《礼记》的词句。王启发表示“不忘本来才能够开创未来,在先秦时代,先贤发现和的道德智慧都汇集到像《礼记》这样的经典当中,不仅在跨越两千年的历史上得到了传承,在我们现在道德教育中也得到了升华。”
细致再现一千多年前的父子情
郑玄跨时空见证《礼记》传承
郑玄被尊为“汉代经学集大成者”,他遍注儒家经典,构建了一个完备的礼学体系。《礼记》因郑玄为之作注而更为人熟知,不仅和《周礼》《仪礼》一起被后世合称为“三礼”,更位居“三礼”之首。
此次创作团队将郑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与《礼记》进行紧密融合,并在戏剧中展现了郑玄和儿子郑益感人至深的父子情。新颖独特的戏剧设计,让“当代读书人”撒贝宁有些出乎意料“我以为会从孔子及其弟子的视角演绎《礼记》,没想到是以一个注者的视角,来看待这部典籍。”
其中,父亲郑玄由丁勇岱扮演,儿子郑益由王森扮演。演员丁勇岱塑造过不少经典的父亲形象,在他眼中,郑玄既是伟大的经学家,也是以身作则的好父亲,需要仔细揣摩如何在身份变换的,守住郑玄不变的精神思想和品行。
戏剧演绎中,郑玄向撒贝宁讲述生平故事,回忆了自己在注《礼记》的,如何把儿子培养成为一位有“礼”君子。从“梨就是礼,礼却不止于梨”的循循善诱,到“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的殷切嘱托,郑玄将“礼”传递给郑益,郑益也时刻用行动践行着“礼”。他的成长象征着《礼记》的注成。
值得一提的是,郑益在史书中记载甚少,节目组在现有史料基础上,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塑造了一个“临难毋苟免”的郑益形象。据《后汉书·张曹郑列传》记载,东汉末年,孔融被袁谭军围困,郑益前往营救却不幸遇难。当舞台呈现这段生死离别时,悲痛欲绝的郑玄双手捶地,用颤抖的声音呼唤着“益儿”,深深地感染了撒贝宁。
节目戏剧末尾,郑玄在撒贝宁的带领下,穿越千年见证《礼记》在后世的流转,并通过一句句出自《礼记》的大学校训,感受中华之礼的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礼,时为大”,这是华夏文明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是中国人独有的民族凝聚力。本周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晚八点档,让我们随《典籍里的中国》走进《礼记》,领略中华礼仪之美。
明星大全
- 福原爱以全新形象示人 剪短长发的同时剪断了爱
- 宫心计中的经典台词有哪些
- 如何有效去除甲醛 植物材料去甲醛效果如何
- 世界十大红酒(世界各国的葡萄酒王者都是谁?
- 世界十大顶级伞(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设计奇迹:世
-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学奖获得者他们向世界讲述
- 家用睡眠呼吸机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 中国十大名牌高中(上海高中各区初中排行榜
- 黄西退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2018东莞好玩的地方,除了足疗店-房东莞竟然还有
- 美国征兵广告现状如何 是否存在问题
- 俄罗斯世界之最最深的湖泊(世界最深的湖:占俄
- 如何正确处理婚外情问题 婚姻外的感情如何处理
- 超实惠网让你省钱还是赚钱 一网解决购物疑虑
- 温柔惊艳的神仙文案
- 如何购买性价比高的光谱仪 价格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