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宇宙级浪漫”背后的电影工业
该片讲述了一个在月球上执行“月盾计划”的维修工独孤月在计划失败全员撤退时阴差阳错被留在月球,成为了“宇宙的人类”,万念俱灰的他开始了在月球上“放飞自我”的生活,却在不知不觉中一跃成为“全球次顶流”,最终这个一辈子想做“中间人”的普通人为了拯救地球,与月球之锤一起飞向将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碎片,化为星环守护地球,而在若干年后,当人类再一次踏上月球时,才完成了这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宇宙那么大,我们还会遇见”,不止是影片中独孤月和马蓝星的遇见,更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对浩瀚宇宙的执着探索,给影片增加了浪漫英雄主义的色彩。
这一场“宇宙级浪漫”的真实呈现离不开电影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从场景设置到道具、服装的制作,融合了工业设计等多领域的成果。全片置景面积达4.1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场景月盾基地实景搭建面积6000平方米,共计设置了23个功能区,大量使用金属材质营造科幻感,综合使用3D打印、高精度金属雕刻、机械臂雕刻等技术。除此之外,为了呈现出月球上的奇观,更贴近真实的月面质感,剧组先雕塑出陨石坑的造型,再将200吨的矿物石磨成沙子,撒在表面当作月尘,作为道具的登月舱更是使用了航空级别的铝合金材料制作。正是这些电影场景、道具等方面的工业化标准制作,才使得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影片宏大的世界观。可以说《独行月球》作为国内首部科幻喜剧电影在风格、内容和制作方面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这不止是现代电影工业化发展的一次重要实践,更是电影工业化制作管理流程的更新迭代。
科幻电影一直以来都深受观众欢迎,具有广阔的市场,但长久以来中国科幻电影却因受到了投资规模、制作能力、技术水平、创作经验等的限制而势弱。直到2019年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公映,才打开这一局面,成为中国科幻电影的新开端。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曾表示,《流浪地球》是中国硬核科幻电影升级换代、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三年过去了,我们看到《独行月球》以反差化、碎片化的表达方式,以严苛的工业化制作标准,在暑期档为疫情中的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一支“强心针”,也为建立更为良性的产业生态打下坚实基础。这离不开电影制作者在相关领域的不断深耕,离不开电影技术的不断进阶,更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2020年8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10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在定位上进一步提升了科幻电影的战略高度,要科技与艺术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在满足观众视听体验之后,能够引发更多有关科学发展与人类命运的意蕴回味与反思,提升文化自信。
电影结尾的那一句“宇宙那么大,我们还会遇见”,不止是航天人的浪漫,更是电影人的浪漫,期待与更多更优秀的国产科幻电影“相遇”。(四川传媒学院 王苗苗)
明星大全
- 福原爱以全新形象示人 剪短长发的同时剪断了爱
- 宫心计中的经典台词有哪些
- 如何有效去除甲醛 植物材料去甲醛效果如何
- 世界十大红酒(世界各国的葡萄酒王者都是谁?
- 世界十大顶级伞(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设计奇迹:世
-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学奖获得者他们向世界讲述
- 家用睡眠呼吸机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 中国十大名牌高中(上海高中各区初中排行榜
- 黄西退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2018东莞好玩的地方,除了足疗店-房东莞竟然还有
- 美国征兵广告现状如何 是否存在问题
- 俄罗斯世界之最最深的湖泊(世界最深的湖:占俄
- 如何正确处理婚外情问题 婚姻外的感情如何处理
- 超实惠网让你省钱还是赚钱 一网解决购物疑虑
- 温柔惊艳的神仙文案
- 如何购买性价比高的光谱仪 价格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