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强势一辈子,大伯下葬的那天下午,她老实的不像话!

娱乐八卦 2024-11-29 11:46www.dkct.cn娱乐八卦

村里有一个大娘,她的一生都充满了力量和主张,无论何时何地,她都是那个掌控一切的人。每当夜幕降临,村子的宁静被她的骂声打破,那声音如同狂野的旋风,从村东头刮到西头,从北头骂到南头。她的骂声,像是一种独特的乐章,贯穿整个村庄的夜空。

大娘嫁到我们家后,这个家就没有消停过。她强势的性格让家里的人,甚至村里的邻居都敬而远之。她的嘴从未饶过任何人,包括她自己家里的人。她和大伯的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大伯在村里的口碑一直不好,很多人甚至选择避免和他互动,因为他们担心会被大娘骂。

大娘的家在村东头,也是村口的位置。她的骂声常常让整个村子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她骂的内容无非是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比如谁踩了她家的地,谁偷了她的庄稼等。但奇怪的是,她家的地并不在西头,但她却能从东头骂到西头,这种能力让人叹为观止。

大伯有几个孩子,其中三个是女儿。尽管大伯一直努力维持家庭和睦,但他却无法阻止大娘的行为。大伯曾试图劝说大娘不要骂街,但他却因此被骂得更凶。大娘不仅骂村里的人,连自己家里的人也不放过。

就在大伯去世的那天下午,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大娘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她的眼神中没有了往日的锋芒和力量,变得老实无比。那一刻,她似乎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目标,变得无所适从。她的嘴也不再发出那熟悉的骂声,整个村子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宁静。

或许是因为大伯的离世让她意识到生命的无常和脆弱,或许是因为她在失去伴侣后感到孤独和无助。无论如何,那一天下午的大娘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一面——一个软弱、无助、需要关爱的一面。

从那以后,大娘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强势和霸道她开始与邻居们和睦相处努力修复与家人的关系。她的改变让整个村子都为之震惊但也为之欣慰因为她终于学会了放下过去的矛盾和纷争学会了用爱和包容去面对生活的一切。娇娇,我家的大女儿,曾有一次去奶奶家品尝美食后似乎出现了不适,不料大娘却因此责怪奶奶未能妥善照料她的孩子。这种指责如狂风骤雨,无法让人平静。

大伯的儿子康康,虽然年龄比我小了许多,但仍是家中的焦点之一。大娘曾经托付奶奶为其手工制作棉袄,却只提供了一些微薄的材料——一些薄弱的棉花和布料。

那时,手工缝制棉袄仍是流行的风尚。大娘将材料送到奶奶家后,便等待着棉袄的完成。当大娘看到只完成了一件棉袄时,愤怒如火山爆发,对奶奶展开了猛烈的指责。那天,我恰好去奶奶家玩耍,大娘看到我后,瞬间明白了某些事情。她质问奶奶是否将她的棉花用于给我做棉袄,为何康康的棉袄如此稀缺。她的言辞尖锐刺耳,许多难听的话我就不提及了。

这件事迅速传到了我母亲耳中。母亲一向避免争端,知道大娘的性格后更是选择息事宁人。但这次,大娘的言辞过于激烈,不仅指责了奶奶,连我们家也受到了波及。大伯和我父亲也知道了这件事,大伯试图平息纷争,但大娘的眼神足以让大伯哑口无言。

母亲这次选择了挺身而出。她果断地将我的棉袄剪开,展示里面的棉花,质问大娘何出此言。两人之间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随时都会爆发冲突。大伯和我父亲赶紧上前阻止。

事件过后,奶奶选择了步行到集镇,用她的积蓄购买了新的棉花和布料,为大娘的孩子制作了三件棉袄。但大娘的态度并未改变,她逢年过节从不探望奶奶,甚至姑姑们带来的礼物也会被大娘尽数拿走。大伯因此感到无奈,但他在大娘面前总是畏缩不前,只要大娘眼神一瞪,大伯便哑口无言。

回忆那些年,大伯在我们这些孩子眼中总是那么亲切,每到春节,他总会给我们发压岁钱。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实际上,大伯的口袋常常空空如也,所有的经济大权都掌握在大娘手中。

每月仅有的微薄收入,大娘总是严格把控。若是收入稍有减少或延迟,大娘便会让大伯给出解释,解释不清则不得安睡。大娘不仅与爷爷奶奶争吵,与大伯的争执更是家常便饭。

大伯在家中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做饭稍晚或菜品不合口味,大娘便会责备。甚至因为昨天与今天的菜品重复,大娘都会大发雷霆。任何小事都会成为大娘责骂大伯的,甚至直接动手。

而大伯则选择沉默应对,一声不敢吭。据说,早晨五点多,两人刚醒来就开始争执,吵闹声让孩子们无法安睡。更多的是大娘在数落大伯,从过去几十年的事情一直数落到如今。

娇娇曾告诉我,他们家每天都像经历电闪雷鸣,纷争不断。父亲曾告诉我,过去虽然大娘也强势,但并未如此严重。自从康康出生后,大娘的态度变得强硬,无人能敌。大伯也选择避其锋芒,不再与之争执。

他觉得自己的家在村口,少进村里走动,即使丢脸也无所谓。大伯一年到头在外地打工,只在年底回家一次,对家中的变化漠不关心。大家逐渐都在外地打工,老家少有居民,只在年底团聚。或许因为过年难得团聚,即使生气也会选择忍耐。

大伯在村里的口碑每况愈下。近年来我回家观察,虽未再听到骂街的声音,但大娘偶尔还会出来骂街。不过不再像过去那样从傍晚骂到深夜,现在只是稍微骂两句就回家休息。

如今的大伯家日子还算不错,盖了3层楼,为儿子准备好了未来的一切。大伯的3个女儿都已嫁人,娇娇更是嫁得好人家,这让大娘在村里更有面子。大伯喜欢喝酒,女婿来访时他会小酌一番,但大娘总是严格限制他的饮酒量。

尽管大伯在家中地位如此,但他仍尽力为家庭付出,或许这就是他对家庭的坚持和承诺吧。他们的故事或许充满纷争,但也充满了亲情和付出。每次大伯提及孩子的到来,他的眼中都闪烁着欣喜的光芒,总会说:“孩子来了,我高兴,就让他们喝一点吧。”大娘的话在这个家里有着绝对的权威,只要她一声令下,其他人便不敢有异议。

大伯逐渐放弃了外出打工的生活,选择在村里跟随泥瓦匠一起工作,每天的收入虽然不多,但足够他过上自在的日子。有一天,午后的阳光撒在工作完的工地上,大伯本打算回家享受一顿午餐,但大娘却表示不想做饭,仍在空调房里沉睡。

大伯只好独自前往集镇,买来了凉菜、啤酒和变蛋。他在堂屋里摆开一桌,独自享用起这顿午餐。随着两瓶啤酒下肚,他的午餐也告一段落,随后便去午休。

这一睡,他却再也没有醒来。大伯的突然离世让所有人都惊愕不已,他走的那天,没有任何前兆,没有任何迹象,就在人们以为他还在享受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时,他却悄然离世。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召集令,所有的晚辈都从外地赶回来。至亲至爱的人也陆续聚集在一起。我回来的那个晚上,村里停电,刚到大娘家门口,就听到屋内传来大娘尖锐刺耳的声音,我只在院子里站了站,便选择先回家,打算第二天再来。

第二天一大早,我来到大伯的家。尽管这是我父亲的亲兄弟的家,我路过无数次,但很少踏足。大娘总是关门谢客,除了自己的孩子,她并不欢迎其他孩子进入。不仅是我们家,连姑姑家的孩子也是如此。

走进屋,我看到爷爷奶奶坐在沙发上,神情木讷,发呆似的。奶奶的目光时不时看向棺材,而爷爷手里拿着烟,却一口没抽。大娘此刻躺在床上,或许还在梦中。当她身体抱恙,娇娇等人从外地归来时,大娘便卧病在床,甚至一度感到晕厥的边缘。具体病情究竟如何,我也难以详述。

第二天,随着大娘的娘家人的到来,大娘的情绪瞬间崩溃,泪流满面。她不断诉说着自己的命运之苦,大伯的不幸离世,以及对于好人命短的深深哀叹。大姑在一旁小声地反驳,似乎是在责怪大娘之前没有好好对待大伯,但二姑示意她声音小一些。

要知道,大娘的娘家人并非善茬。据说当年大伯结婚时,他们曾对爷爷奶奶以及我父亲百般刁难。

下葬的日子如期来临,我们晚辈们、爷爷奶奶以及大姑二姑都悲痛欲绝,唯独大娘没有掉下一滴眼泪。她甚至没有前往坟地,当棺材被运往庄稼地时,她只是淡淡地回了屋里。

正值盛夏,天气炎热,于是宴席设在饭店。我们所有人都赴宴,唯独大娘、爷爷奶奶缺席。后来,大姑照顾着爷爷奶奶,为他们准备饭菜。大伯的家中只剩下大娘和其他几个人。

我因担心爷爷奶奶过度伤心,担心他们不吃饭,便从餐桌上带了一些肉和汤送去。路过门口时,我瞥了一眼院子,一片凌乱,到处是黄纸白纸。高大的堂屋门口空旷无物,而大娘独自一人坐在院中。

虽然院子不算太热,但一大早我们就放下雨布遮挡太阳。院子里还有三台大风扇疯狂地吹着,所以大娘应该不会感到太热。她独自坐在那里,似乎陷入了沉思,不知道在想什么。

尽管我们两家的交往不算频繁,但亲情血脉毕竟相连。大娘平时是极少展现出这样的模样的,我很少有机会见到她这般神态。只有在当年大娘与奶奶发生争执后,大伯或是奶奶才会露出这样的表情。

此时的大娘让我捉摸不透,她的内心世界究竟藏着什么?是在思索为何人们吃完饭就匆匆离去?还是在忧虑未来孩子没有父亲的陪伴该如何继续生活?又或者是在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她会后悔吗?会想念大伯吗?想起大伯的好的时候,她的内心是否会感到一丝愧疚?没有人能解答这些疑问。

此刻,我望着大娘独自在院子里发呆的身影,仿佛她在回忆过去,回忆大伯的点点滴滴。她这一生的强势,在这几天仿佛烟消云散,人似乎失去了主心骨,像是泄了气的气球,表现得十分老实,沉默寡言。

眼前的她与过去那个能言善辩、叱咤风云的大娘判若两人。我无法想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她是如何以火爆、咋咋呼呼、强势的形象示人。而现在,她却如此安静,如此内敛。这种转变令人难以置信,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力量以及情感的深度。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