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月相变化30天一个循环天文学上称之为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是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有了明暗之分,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则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当月球运行到日地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着的一面是背对着地球的。我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了月球,即为农历初一,人们称为“新月”。
新月过后,由于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不断运行,其亮区也会逐渐转向地球,于是在地球上的人们就可看到一弯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之后,月球逐渐远离了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时,月球的半个亮区便会对着地球,这时我们便可以看到半个月亮,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地、月、日运行到一条线上,且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时,即农历的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是完全对着地球的,在地球上我们便能看到一轮圆月,称为“满月”,也叫“望”。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牙,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随后,月球又逐渐运行到日地之间,此时月相又回到“朔”。
以上便是月相的整个变化过程,它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周期性的变化。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每两个这样的一个满月或“望月间”会间隔29.53天。在我国,农历一个月的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进行确定的。
月相的变化就是随着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及月球绕地球运行而不断变化的。在地球上看月球的角度不一样,月球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形状,即月相的更替,所谓“月有阴晴圆缺”。月相变化的周期——“朔望月”,并不等于恒星月,而比恒星月长些,等于29天12小时44分2.78秒。原因在于月球不仅绕地球运动,而且陪伴着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以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不是人们常认为的朔望月,仍是恒星月。
按照阴历,从初一到月末,月相分别经历(北半球)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盈凸)—满月 —凸月(亏凸)—下弦月—蛾眉月(残月)—新月,既朔月→望月→朔月。
阴历就是依照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中国农历属于阴阳历),农历月初时,月亮正好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称为新月,或者叫做朔月;农历十五十六时,就是满月,或者叫做望月,如此循环。
月相变化天文学上称之为朔望月。
朔望月,也就是阴历的一个月。阴历的每月初一完全看不到月亮,称为“朔日”;每月的十五或者十六,是月亮最圆的时候,称为“望日”。阴历的一个月就是从“朔日”到下一个“朔日”的时间,大概是30天,平均为29.53天。因为地球绕日的位置不同,朔望变化不尽相同。
古籍记载
古代有一本书,叫黄帝蛤蟆经,将朔望月分成30日,第30日称为月晦30日,月球上的蛤蟇与玉兔都不见了。现在的日历,农历有时阴历29有时阴历30,也称为晦日。可以体会,黄经差0度的时候,可以是晦日也可以是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