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联系外星人? 各种手段的揭秘
外星人(学名为“地外智慧生命”或“地外文明”,英文“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简称“E.T.”),是一个令人好奇、并引发无限想象的热门话题,也是一门前景诱人的交叉学科──天体生物学(astrobiology)的研究课题。关於外星人探究的若干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至今仍是未解之谜﹔而这些未解之谜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人们不断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丰富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何联系外星人?
上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就积极地寻找外星人﹔而寻找的方法就是通过监听外星人发出的信号和传送信息给外星人,以便取得联系。195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朱塞佩科可尼和美国物理学家菲利普莫里森合写了一篇题为《寻求星际交流》的经典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他们声称人类和外星人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交流。他们还研究了进行星际无线电波交流的最佳波长,这个波长是氢原子的21厘米波长。这篇文章直接引发了用射电望远镜探测宇宙间是否存在外星人的提议,大大激发了人们寻找外星人的热情,也增强了科学家们探究地外生命的信心。
1960年,在美国西维吉尼亚绿堤国家射电天文台,法兰克德雷克就实施了使用26米直径的射电望远镜探索地外文明的计划──他命名为“奥兹玛计划”。当时他认为果真检测到了这样的信号,但后来发现这只是当时军方进行的秘密军事试验发出来的﹔其余的信号都是混乱的杂音。这项计划通常被认为是最早的搜寻地外文明(SETI)计划,虽然法兰克德雷克没有检测到任何地外源信号,但他的方案却引起了其他天文学家的兴趣。从此,各种监听外星人发送信号的计划,如“凤凰计划”、“独眼神计划”、“多萝西计划”、“在家搜索地外文明计划”(SETI@home)等就应运而生了。
1977年8月15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大耳朵”射电望远镜从人马座方向采集到一个明显的窄频无线电信号,长达72秒。在信号峰值,信号传输比深太空周围辐射强30多倍。观察到这个反常的信号后,吃惊不已的业余天文学家杰里伊曼在计算机打印出的数据旁潦草地写下了“Wo!”,随后人们便以“哇!”命名这一信号。科学家们说,这个信号需要使用一个22亿瓦的发射台,比地球上现有的任何无线电发射台都强得多。他们认为“哇!”信号是迄今唯一被发现的最有可能来源於地外文明的信息。
50多年来,科学家们除了采取被动的方法来监听外星人发送的信号外,还通过各种方式主动联系它们。如何联系它们?科学界主流认为,这就必须与外星人进行宇宙交际。要进行这一活动,遇到的无疑是“语言”的问题。
意大利哲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曾说过“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基於这种理念,卡尔萨根深信,宇宙中的技术文明无论差异多大,都有一种共同的语言──数学语言。中国数学家、语言学家周海中在1999年发表的经典文章《宇宙语言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中指出,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性、简洁性、抽象性、逻辑性、普适性、形式化等特点,是宇宙交际的理想工具。
荷兰数学家、天文学家汉斯弗罗登塞尔在1960年出版的专着《宇宙语一种为宇宙间沟通而设计的语言》中设计了一种以数学为基础的人工语言──宇宙语(Lincos),这种人工语言靠发射不同波长的无线电波来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可以用短的无线电波信号代表数字,长的无线电波信号代表加减符号,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来表示不同的含义。加拿大天文学家伊万达蒂尔和史蒂芬杜马斯对汉斯弗罗登塞尔的宇宙语进行了改良,於1999年和2003年将载有他们设计的数学语言信息通过射电望远镜发送到遥远的太空。今年8月15日,在发现“哇!”信号整整过去35年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与阿雷西博天文台合作,将所收集的网友对外星人的推特留言编成数学语言信息,向“哇!”信号的最初太空方向发射信息作为回复。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称,我们希望外星人的科学家──如果真的存在的话──比我们运气好,能够解密人类的答复。
也有科学家认为可以用图像语言作为星际交流的共同语言。1974年11月16日,法兰克德雷克等人利用全球最大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直径达305米),将他们自行设计的图像语言信息发往距离地球24000光年的武仙座球状星团M13﹔这份“电讯”由1679个二进制码0和1组成,其内容包括化学分子的原子数量、地球人的体形和太阳系的构成。2008年6月12日,英国科学家利用欧洲非相干散射协会(EISCAT)设在挪威的射电望远镜,将着名零食生产商“多力多滋”的产品广告内容转化为图像语言发送到围绕大熊星座中47UMa恒星旋转的一颗行星,该行星距离地球42.4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