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袁世凯告密吗

宇宙奥秘 2023-04-05 18:51www.dkct.cn宇宙探索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是中国的多事之秋。这一年,也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戊戌年,农历四月二十三,光绪皇帝下达了《明定国是》的诏谕,标志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开始了。

朝廷内部,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为首,形成了势如冰炭的两大阵营——帝党和后党,也即维新派和守旧派。关于新政的上谕,如雪片般频频颁发,但由于守旧派的阻挠,这些诏令几乎成了一纸空文。

七月三十,光绪帝颁发密诏给时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的维新派人物杨锐,焦虑地说道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能够威胁到光绪帝位的,只有慈禧太后一人。说明其时的帝后矛盾已趋向白热化。八月初二,又由林旭带出第二次密诏,令康有为“迅速出外,不可迟延”。康有为、梁启超、林旭、谭嗣同等维新派的核心人物接到密诏后,跪倒在地,痛哭失声,发誓要搭救光绪皇帝。

,他们决定铤而走险,实行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八月初三,谭嗣同夜访法华寺,会见袁世凯,说服袁世凯举兵杀荣禄,包围颐和园,囚禁或者干脆杀了慈禧太后。袁世凯慨然允诺。八月初五,袁世凯向皇帝请训,当天乘火车回天津,向荣禄告密,出卖了光绪帝和维新派。当夜,荣禄赶回北京告变。

八月初六晨,慈禧临朝训政,囚禁光绪皇帝,捕拿维新派,杀六君子,百日维新遂告失败。从四月底到八月初,新法维持的时间在一百天左右,时称“百日维新”。关于戊戌变法的这一段历史,一直流播在人们中间,也记载在史册上。它的直接依据就是袁世凯自己写的《戊戌日记》。袁世凯在日记中提到的告密种种,成了他叛徒嘴脸的最有力的证据。

,也有历史学家在这当中发现了一些蹊跷,比如,直接找到袁世凯,让他杀了慈禧太后的人是谭嗣同,按理说,谭比其他人更加罪在不赦,可是慈禧下令捉拿的却是康有为兄弟,而且罪名是“结党营私,莠言乱政”,反而把维新派大逆不道的“罪行”轻描淡写了。

似乎只有一条理由才能解释这一情况,那就是慈禧此时还不知道谭嗣同要袁世凯杀她的事!也就是说,慈禧发动宫廷政变是在袁世凯告密之前。还有时间,似乎也不对头。袁世凯在八月初五上午觐见光绪帝后乘火车回天津,按照当时的火车时速,到达天津应该已是傍晚,袁世凯在《戊戌日记》中也写到了这一点。他再赶到荣禄处告密,应该已是晚间。

荣禄即使想立刻向慈禧禀报这一紧急情况,也决不可能当夜赶到北京去。因为其时北京一天津之间的火车刚通行不久,只在白天行车。有人说,荣禄是直隶总督,紧急情况下也许会幵出一班夜间专车。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缺乏夜间行车的设备、经验与技术,哪怕荣禄地位再髙,也开不出夜车。

既然荣禄八月初五夜间赶不到北京,慈禧也就无从知晓维新派的兵变计划,太后在初六上午就实行训政,完全是帝后矛盾激化的结果,和袁世凯告密并没有直接联系。这样一分析,事情就变得非常奇怪明明慈禧政变是帝后矛盾的自然总爆发,为什么袁世凯倒像是很乐意把这一责任揽搅到自己身上来?

来吧对袁世凯前前后后的情况作了整体分析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袁世凯原本与维新派的关系非常好。甲午战争后,袁世凯与维新派的核心人物康有为结交。1895年,康有为上书皇帝时,袁世凯时在督办军务处当差,也曾向光绪帝上书,条陈变法事宜,两人观点十分相似。

康有为第四次上书时,都察院、工部都不予接受代递,袁世凯曾帮助康有为向督办军务处要求代递。之后,康有为组织强学会,袁世凯积极参加。后来袁世凯到小站练兵,康有为等为他设酒饯行。在慈禧那边,也是把他看作维新派人物的。谭嗣同他们委以重任,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康有为对袁的印象极好,认为袁倾向我甚至,谓吾为悲天悯人之心,经天纬地之才……”对于维新派围园劫后的计划,袁世凯开始也并没有想到要去告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