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蜀主刘备临终,对自己的儿子刘禅有如下告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说的是有的事情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形成习惯,好的便能最终成功,而坏的就会导致崩溃。——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又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本自《韩非子`喻老》“知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这篇文章赞扬的是魏国的筑堤专家白圭,说他能发现并堵塞堤上的蝼蚁洞穴,从而保护了堤防安全。意思就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蚁洞而招致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终究会出大问题。
这个成语中提到的堤防,千百年来犹如一位守护神,保一方平安,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芸芸众生各得其所。堤防,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土、石、混凝土等材料在江、河、湖、海的岸边筑成的挡水建筑物。最初的堤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但往往又受到洪水泛滥之害,起初人们“择丘陵而处之”来躲避洪水灾害,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便在较小的范围之内修筑一些原始的堤坝(最初只称作“防”。《周礼`地官`稻人》便有“有以防止水”)来积极地抵御洪水,保护住处和庄稼。我国古代就有共工“氏壅防百川”和“鲧障洪水”、“鲧作城”的传说,“防”和“城”大概就是比较原始的堤防。
公元前21世纪前后,在中国就有黄河上筑堤防洪的传说。西周时代《国语`周语上》记载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的警语,可见当时的堤防已有一定规模。到了春秋战国中期,堤防已经较为普遍,当时诸侯各国为避免以邻为壑、以水代兵,在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之会上订立了水利盟约,其中就有“毋曲防”、“毋曲堤”的条款,至于西汉末贾让“盖堤防之作,近起战国”的说法,是指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出现的较有规模、较为系统的堤防。
战国时期的堤防之所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是因为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促进了黄河下游地区的开发,人口繁衍,城市也随之兴建。当时黄河下游经行和滨河的主要有齐、赵、魏三国。齐国地势较低,易受黄河洪水之害,齐国便在离河12.5千米处筑堤防护。洪水威胁转嫁到赵国,赵国也赶紧在离河12.5千米处建堤筑防。位于上游的魏国不愿吃亏,便如法炮制,也筑堤保护地盘。各国堤防相邻的部分有着共同的利害,结果使堤防相互衔接,黄河主流在左右相距25千米的两道堤防间游荡,初步形成了保护流域地区安全的连贯的黄河堤防,与过去无堤洪水漫溢河槽的情况相比,堤防的系统修建可以说是防洪工程的一个划阶段的进步。
接着随着堤防的大规模修筑,防护技术也跟着发展起来,并出现了像白圭这样的筑堤防护专家。白圭(前370~前300),名丹,战国时人,梁(魏)惠王时在魏国做官,后来到齐国、秦国。《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即“天下言治生者祖”。他既是先秦时商业经营思想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谋略家和理财家,堤防工程是他所擅长的一项。《孟子`告子下》中记载他关于治水的说法“丹之治水也,愈于禹。”文献记载,白圭的堤防堵漏工程中主要应用“cí防”,“治水者cí防决塞”、“cí其所决而高之”。“cí”是芦苇、茅草之类的植物,可用来苫盖屋顶,称“茅cí土阶”。“cí防”就是用“cí”做成的防,据认为是最早的草埽。后来埽的发展又用了树枝、秫秸等材料。
堤防的出现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保障。从技术的角度讲,堤防的应用也标志着治河方法达到了新水平。上古时代共工和鲧治水采用“障”(阻拦)法,大禹治水改用“疏”(疏导)法,由“障”到“疏”是一大进步。疏浚可以增加河道的泄洪能力,但还不能有效地控制洪水。而堤防的系统修建可扩大河床的容纳水量,防止洪水漫溢出槽。由“疏”到“堤”,是治水的又一大进步。综观上古到战国,治水技术发展是“障”—“疏”—“堤”的过程。“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是以白圭无水难。”可见,当时人们对堵塞危害堤防的蚂蚁、蝼蚁之类的洞穴,已有很大把握。
在大规模筑堤技术实践的基础上,战国时代有关的土力学知识也得到积累和,这在先秦著作《管子》和《考工记》中有详细记载。
针对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管子》提出夏历三月是堤防施工的好季节,该季节土料含水量比较适宜(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料工程物理性质的主要因素),容易保证施工质量。这时节河川处于枯水期,可以取河床滩地上的土筑堤。既起到疏浚河床的作用,又节约了堤外土料,以保证夏秋防汛抢险的土料来源,这个技术原则直到今天还在使用。掌握堤防横断面的合理形状以及边坡陡缓的程度,是保证堤防稳定的又一重要因素。任何土料都有维持其物理性质稳定所必须的边坡,当时人们已有一定认识。《管子》提出,堤防横断面要做成“大其下,小其上”的梯形。参照《考工记》的记载可知,在堤防底宽与高大致相等的情况下,边坡应“叁分去一”,也就是取三比一的边坡。
战国以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堤防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渐重要,于是,规模不等、型式各异、材料不同的各种堤防便应运而生。而今,堤防的设计手段、结构型式、材料、修筑技术、规模等方面已非昔日可比,在防洪保安中的社会效益也日益突出。从材料上看,有土堤、石堤、混凝土堤、钢筋混凝土堤等等。就其作用而言,有防洪堤、防潮堤、防波堤、潜堤、护城堤、导航堤,历代治河中还有刺水堤、减水堤、遥堤、缕堤、格堤、月堤、越堤。,就作用大小还有主堤、支堤、一道堤、二道堤、备堤、子niàn等之分;古时还根据保护范围分为民niàn和éi、官éi等。
我国素以农业立国,因而历代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都比较重视水利,修筑堤防便是水利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公元前132年,黄河在瓠子决口,汉武帝亲临堵塞决口,并写下了著名的《瓠子歌》。据载,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就有五次亲临海塘工地指导督察,还说“海塘为越中第一保障”。
历史上不少颇有作为的地方官员,任职期间亦与当地民群一起修堤筑坝,兴修水利,后人为纪念他们的功绩,便用他们的姓来命名。就堤而言,有杭州西湖的白堤(白居易)、苏堤(苏东坡),苏北的范公堤(范仲淹),汉口的张公堤(张之洞)。还有一些因造价昂贵,即所谓“日耗斗金”,便称之“金堤”、“银堤”、“寸金堤”。
千百年来,关于堤,还流传着不少民间传说,如河南濮阳县就有“秦始皇跑马修金堤”之说,而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杭州西湖的白堤上许仙与白娘子“断桥相会”所演绎的千古爱情故事。
同样,历代诗词歌赋,对堤亦有生动的描绘白居易的“最爱东湖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周邦彦的“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著名美籍作家江南先生亦写过赞美家乡“喜闻百里江堤”的文章……不少堤经人们的装点,而成为旅游胜景比如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春晓堤;白堤上的“断桥残雪”;北京颐和园中昆明湖的东堤等等。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纵坚固的千里长堤,也会因为看似微不足道的白蚁蚕食而毁于一旦。换个角度想想,许多事情,不都是枝枝叶叶总关情——于细微处见精神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