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简介郑板桥难得糊涂是怎么回事
常见人们手中的折扇上、厅室的条幅上,书写着郑板桥赫赫有名的四个大字难得糊涂。看来,那郑板桥对糊涂是很有兴趣的。那么,他到底糊涂不糊涂呢?有人撰文说,郑板桥看似倔强不驯,推崇“糊涂”哲学,其实自己却从不糊涂,而且始终保持着异常狡猾的世俗心态。是不是这样呢?跟随来吧且来看看。
郑板桥在功名上不糊涂。他自己刻过一方印章,写的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康熙末年为公元1722年,其时郑板桥30岁,也就是说,郑板桥未到而立之年而成秀才。1732年(雍正十年),40岁的郑板桥赴南京乡试,得中举人。
1736年(乾隆元年),郑板桥赴北京,试礼部中式成进士。其时,他44岁,取得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最高学历。尽管“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郑板桥《得南闱捷音》),与文学史上的另一些作家相比,他算是一路顺风的。
比如,明代的散文家归有光,嘉靖十九年中举之后,竟然“八上春官不第”。《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19岁时连考县、府、道三个第一,之后却屡试不第,恨得他在小说中借题发挥,大骂试官连瞎了眼的和尚都不如,写的文章臭不可闻。郑板桥得中进士后,曾作《秋葵石笋图》一幅,题诗曰牡丹富贵号花主,芍药调和宰相祥。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说明他对功名很在意,不糊涂。
郑板桥在为官上有点儿糊涂。他先是没官做,中了进士之后,一直没有拿到实缺。1741年,已经49岁的郑板桥再度入京,候补官缺。几经周折,这次他终于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礼诚款待。第二年获得山东范县令一职。1746年,郑板桥54岁,调任潍县。在两县当了12年的七品官。官运如此不亨通,看来他对为官之道不是很清楚。
郑板桥在潍县为官期间,出现了大饥荒,连吃人的事都发生了。郑板桥未等申报就开仓赈贷,有人劝阻,他说这都什么时候了?等辗转申报上去,老百姓都死绝了。有什么罪错我来承担。”他又大兴工役,修城凿池,招远近饥民前来做工,他们的伙食,则由当地的大户轮流开厂煮粥供给。这实在是一举几得的好办法,救活了成千上万的人。
可是在官场上,为百姓做好事并不见得你就是个好官。郑板桥眼睛太向下看,《扬州府志》说他“于民事纤悉必周”,自以为对百姓好就是好官,终于因为请赈而得罪了髙层,不得不称疾去官回乡。对于官场的游戏规则,郑板桥恐怕是有点糊涂。他的一首《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很说明问题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他不懂得,官场上“对上负责”远比“对下负责”重要得多。他对百姓好,百姓固然记着,郑板桥离任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但这终究不能改变他“晚年竟无立锥”的潦倒命运。
郑板桥还有个毛病,就是为人疏放不羁。家酷贫的时候,还好声色。在范县做官的时候,他“日事诗酒”,调任到潍县,还是依然故我。魏晋时的嵇康还比他清醒,知道“情意傲散”、“至性过人”于做官是不合适的。
郑板桥更糊涂的是居家过日子。他有一手好字画,也不是不能换钱的,问题是他“所人润笔钱随手辄尽”,穷到寄居在同乡的家里,他居然还“豪气不减”。如此看来,怎一个糊涂”了得?
在艺术上,郑板桥可说是既糊涂也不糊涂。中国的书法,真、草、隶、篆,向来分得很清楚,他却隶书取一半(隶书又称八分书),真、草各取一分,篆半分,自创了所谓“六分半书”,而且又用作画的方式去写,让人惊怪不已。同样,传统文人,都善吟诗诵词,他却把下里巴人的道情也当作一回事来写,并让幼女招哥首唱之。他善画兰竹,名播中外,可到底落个怪名,成了“扬州八怪”之一。
以上种种,来吧实在不好说他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你说郑板桥到底糊涂还是不糊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