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焚烧长安的计划,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宇宙奥秘 2023-04-05 18:51www.dkct.cn宇宙探索

虽然一直在追《长安十二时辰》,可能很多人都以为,这一次的毁灭长安的计划,其实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所有的一切,虽然很多人物在历史上确有其人,都没有经历过这次事件。事实当真如此吗?历史上的李隆基时期,其实真的发生过一次与电视剧中的阴谋类似的毁灭长安的计划,这次真实的计划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唐朝历史上有一次涉及到“焚烧长安”的案件,而且也是发生在天宝时期。是李林甫与杨国忠斗争的结果。本案的主角是李林甫的亲信王鉷。

王鉷,太原人,以善于敛财而著称,并且是李林甫一党之人。唐玄宗曾任命他为户口色役使,管理赋税,结果在他管理之下百姓负担越发沉重。按照过去所定的制度,戍守边疆的士卒应该免除租庸。开元后期以来边将喜欢追求边功,隐瞒战败和损失,经常隐瞒战死将士的数字,所以这些战死士卒在家乡的户籍没有注销。王鉷明明知道这些事,却将这些人作为逃户处理,户籍上有名字,却不见人,那你就是逃户,如果是战死的话租庸全免,还要抚恤,在王鉷操作下,很多战死将士家仍然被征收租庸,可谓苛政。

王鉷很会哄皇帝,上贡给皇帝一百亿缗(唐代一亿是十万,所以一百亿缗是一千万缗),贮藏于大盈库,以供玄宗挥霍,这些钱就是他强取豪夺而来,皇帝觉得他是个理财高手,很欣赏他。

而且此人与李林甫私交不错,他是个强势人物,很能干,也很有主见,仍然在基本方向上听命于李林甫。比如他就曾经和李林甫联手演戏给安禄山看,故意在安禄山面前给李林甫行大礼,让安禄山对李林甫肃然起敬。在迫害皇甫惟明和韦坚的案子里,王鉷也十分积极。

此人私生活也是豪奢无比,后来他被抄家的时候,查抄人员在他家里不仅看到屋宇华丽,而且还发现自雨亭一座。自雨亭这个技术据分析可能来自于东罗马,用机械车水的方式将水提到亭子顶上,然后沿着亭子屋顶洒下来,夏天坐在里面,通体生凉。皇宫里有自雨亭,没想到王鉷家里竟然也有,可见其政治情商并不高,这一缺陷在后来的案件中成了致命的命门。


王鉷平时兼了二十多个职务,自家宅旁设置了使院办公。文案堆满几案,很多官吏拿着文件等他签字,几天都见不到人;皇帝经常赏赐他,派来的宦官络绎不绝,虽然说他是李林甫一党的,但实际上李林甫也让他三分,比如林甫子李岫是将作监,王鉷子王准是卫尉少卿,都在宫内供职。但王准盛气凌人,甚至欺负李岫,李林甫生气,可是想到王鉷对自己还算恭敬,再加上皇帝信赖王鉷,所以李林甫决定忍,假装看不到。

而王准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甚至敢欺负公主和驸马,比如他曾经用弹弓打断了驸马王繇头上的玉簪,喝酒的时候王繇的妻子永穆公主甚至亲自为王准倒酒夹菜。有人埋怨驸马,说你怎么这么窝囊?驸马回答得罪谁都好说,得罪这位,命都保不住。这恐怕就是俗语所谓“宁负君子,勿负小人”。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到王鉷父子之气焰。

导致王鉷失败的原因,一则是他本人多年顺风顺水带来的骄横性格,二则是杨国忠与李林甫斗争的结果。

天宝十一载四月九日,有人向唐玄宗举报户部郎中王銲和一个名叫邢縡的人密谋在两天后作乱,他们计划勾结禁军,然后焚烧长安城门和东市、西市,造成混乱,再乘乱杀死宰相李林甫、陈希烈和杨国忠,继而夺权。重臣中李林甫和杨国忠都被列入死亡名单之中,只有王鉷例外,显得特别扎眼,而预谋者王銲不是别人,他正是王鉷的弟弟。所以这事情就让人浮想联翩,尤其是王鉷当时还兼任一个职务——京兆尹。京兆尹是长安地方长官,职责之一就是长安警备工作。那么王鉷参与此事没有?假如他参与了,那这个问题就大得不得了了,监守自盗,他要想作乱的话那成功几率很大,危害性非同寻常。

这个案件的发展比较曲折,我们把它分步骤来看一看。


第一步抓捕邢縡

唐玄宗立即下令彻查此案。目前当务之急是将主要嫌疑人王銲、邢縡抓起来,此事是真是假,王鉷有无参与,参与程度多深,必须先抓住这两人再说。

唐玄宗下的命令里最特别的一点就是——他命令王鉷参与抓捕。对于唐玄宗来说,他恐怕内心里并不愿意相信王鉷参与了此案。因为王鉷一直被他视为股肱之臣,所以他很想让王鉷能自证清白。于是他学习古人,希望王鉷来个大义灭亲,这样朝野上下也好有个交待。

王鉷被传唤到皇帝面前,皇帝将此案一五一十讲给他听,看他是何反应。王鉷看到是如此大案,不敢怠慢,他将自己和邢縡的关系向皇帝做了交待,原来他喜欢下围棋,而邢縡也喜欢下,于是通过王銲,王鉷和邢縡认识了。王鉷的意思是我们也就这点关系,没别的了。

他对皇帝说,估计这阵子王銲在邢縡的府中。所以应该去那里抓人。于是乎皇帝就让王鉷抓人,王鉷带着自己的亲信万年尉薛荣先、长安尉贾季邻和大队人马去邢縡家。与此,皇帝授意杨国忠也跟着去。于是杨国忠带着自己的队伍也跟着去了。这个举措说明皇帝对王鉷也不是完全放心,让杨国忠跟着是想起到监督的作用。

大队人马在半路上遇到了王銲,王銲被大家围住,当得知自己被人举报谋反之后,王銲对贾季邻说我和邢縡是朋友,人遇到危险就会口不择言捞救命稻草,他如果说我是同党,希望你们不要相信。有人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后面的王鉷,王鉷大声说我的弟弟不会是同谋!其实,王銲就是主谋者之一,他说邢縡会乱咬,无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而王鉷刚才那句话则充分体现出他的护犊子思想,这个态度最终决定了事情的走向。


大队人马将邢縡家包围起来,忽然间大门打开,只见邢縡和十多个手下手持弓箭、刀枪大呼而出,与官军展开了激烈的格斗。王鉷的人和杨国忠的人都一拥而上参加战斗,忽然间只听到邢縡的人大喊“勿损大夫下人!”(《旧唐书·王鉷传》)大夫就是王鉷,这句喊叫在杨国忠的人听来信息量大极了你们是同党,所以互相提醒别误伤。于是杨国忠的手下立即劝杨国忠敌人有同谋,咱们很危险!

杨国忠一时间都懵了,邢縡的人喊这句话,是真的与王鉷有勾结,还是离间计,想制造混乱、栽赃给王鉷?杨国忠一时间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正在这个紧急当口,忽然间就听到背后响起一片马蹄声,回头一看,高力士奉皇帝的命令,带着四百名骑兵前来助阵。邢縡的人一下子支撑不下去了,邢縡当场被格杀,党徒死的死、被俘的被俘。

第二步赐死王鉷

杨国忠回到宫中,将事情经过原原本本向皇帝汇报。他认为王鉷必参与了阴谋,李林甫却在旁边极力为王鉷辩解,此时就体现出李林甫和王鉷的确是一党的。那么皇帝究竟是什么态度?

唐玄宗是这样看的他还是相信王鉷,不相信他会谋反。而对于王銲,他相信王銲和邢縡是同党,而流言说王鉷也是同党,唐玄宗认为是王銲的栽赃,原因是王銲和王鉷不是一母所生,必然是嫉妒王鉷的富贵,所以栽赃。现在主谋邢縡已死,危险已经过去,皇帝想低调处理此事。他的意思是饶王銲不死,希望王鉷主动站出来带着弟弟请罪,做个姿态,然后皇帝表示宽恕,走个过场,也好向群臣和舆论做个交待。

这个想法皇帝不能直接给王鉷说,于是唐玄宗让杨国忠去说。杨国忠见到王鉷,可是为难,因为又要把这层意思说明白,又不能直接说这是皇上的意思。于是他对王鉷说皇上很信赖你,今天这个事情,你最好主动向皇帝请求严惩王銲,这样呢,王銲不见得死,你呢又可争取主动,保住自己的位子,不知你意下如何?


没想到,王鉷多年来已经养成了跋扈性格,早已经不知服软为何物,他大声说“小弟先人余爱,平昔频有处分,义不欲舍之而谋存。” (《旧唐书·王鉷传》)我这个弟弟是先父的血肉,我不打算为了自己而舍弃他。意思就是不打算请罪,而是坚持认为王銲和这事没关系。

王鉷这些年顺风顺水,已经忘记了政坛生存秘诀,那就是能伸能缩,一味逞强不行。所以他特别强硬。唐玄宗皇帝听说王鉷这个态度,十分失望。

第二天上朝时候,宰相陈希烈讽刺王鉷。王鉷毫不示弱,和陈希烈对骂,声震朝堂。唐玄宗这下子彻底转变态度了,不再支持王鉷。王鉷自己还浑然不觉,气哼哼走回到中书侍郎厅,挥笔写进表,想向皇帝诉说所谓冤情,没想到,拿着表想进呈皇帝,皇帝却已经下令不许他入门。不一会儿,皇帝的命令传出逮捕王鉷,交由陈希烈、杨国忠审问。而且还下令,免去王鉷京兆尹的职务,任命杨国忠为新的京兆尹。

这下子王鉷傻眼了,他赶紧去找李林甫,自己是李林甫的人,李林甫不能不救自己。没想到,他的愚蠢已经让李林甫下定决心与他撇清关系,表给了李林甫,李林甫冷冷地说你来晚了(“大夫后之矣。”)。

这边正在审讯王銲。杨国忠劈头就问你的兄长知道你和邢縡作乱的事吗?侍御史裴冕曾受王鉷的恩惠,所以想保护王家,他抢在王銲之前大声说你参与阴谋,这是不忠,牵累你哥哥,这是不义,皇帝以前厚待你,全是因为你哥哥的面子,你现在老实说,王大夫知道不知道邢縡的事?

杨国忠也被震住了,他顺着裴冕的语气说你老实交代,有一说一,不要冤枉人,也不要有所隐瞒。

王銲嘟囔着说我兄长不知此事。这话两层含义,承认了自己谋反的事实,想撇清王鉷的责任。

按理说,要想证明王鉷参与阴谋,恐怕证据还真的不足,可是问题在于审讯继续进行下去,扒出了好多隐秘之事,这些事最终导致了王鉷的死亡。什么事呢?


任海川被杀案

原来王銲这个人一直颇有野心,他曾经暗地里找一个有名的术士任海川到府中看相,问任海川自己有没有王者之气。唐朝大臣是绝对禁止私下结交术士的,更何况你问的这问题简直是大逆不道,所以任海川十分惊慌,回家之后就躲了起来,不敢露面。而王鉷当时应该也在场,得知任海川躲了起来,他意识到此人不可留,早晚会把事情泄露出去,于是他想到了杀人灭口。当时任海川为了逃命,已经潜逃到了关中东部的冯翊,这难不倒王鉷,他是京兆尹,手下一大批密探,所以很快就将任海川抓了回来,捏造了一个罪名,将任海川处死。

韦会被杀案

韦会是皇亲国戚,唐中宗女儿安定公主的儿子,辈分上来说算是唐玄宗的堂外甥。他担任王府司马,听说了任海川之事,于是在家里私自议论。没想到他有个侍女把这事泄露给了家里的雇工们。其中有个人与韦会有矛盾,于是竟然悄悄报告了王鉷。王鉷听说了之后,竟然把魔爪伸向皇亲国戚,下令将韦会抓了起来,问题是你抓韦会用什么名目呢?不需要任何名目,当天半夜他就下令将韦会勒死,第二天早上用车载着尸体还给其家人。家里人竟然敢怒不敢言,可见当时王鉷气势之大。

这些事假如没有邢縡案的话,恐怕就成为永远的秘密了。此番王鉷的部下、邢縡的部下为了活命,互相咬,互相检举揭发,很快就把这些隐秘之事交代了出来。

要说此前皇帝还对王鉷抱有一丝同情的话,那么到了此时,皇帝已经彻底对王鉷失望了。他下令将王銲杖死,将王鉷赐死。在《赐王鉷自尽诏》里他指责王鉷“内怀奸诈,包藏不测”,意思就是王鉷早已有不臣之心,阴险狡诈。王鉷之死,震惊了整个朝廷。要说影响最大的,那就是杨国忠与李林甫之间的关系。两人的矛盾通过此事越发明显,终于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至于王銲、邢縡为何要预谋造反并焚烧长安东西市,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此事看来李林甫、王鉷事先是不知情的,按理说以王銲、邢縡的力量是绝无可能谋反成功的,也许两人有野心,觉得王鉷势力已经成熟,起事后可以得到他的支持从而夺权,而且从王銲问术士任海川自己是否有王者之相来看,事先他或也许是受了别的什么术士的怂恿(此类案件在唐代屡见不鲜),随着两人的迅速死亡,他们的动机已经成为秘密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