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长安城有多大?长安城结构详解
唐长安城是隋唐两个朝代的首都,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都城。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其背景就放在了繁华的长安,很多朋友都对大唐感到好奇,都想看看唐朝盛世究竟是怎样的,而这部剧刚好是将长安城兴盛的一面给展示了出了。长安城是按照古代传统建筑风格打造的一座城市,其设计非常讲究,每一块区域都有专门的作用。这次就为大家讲讲长安城的内部结构到底是什么样子,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唐长安城基本就是隋朝大兴城
《长安十二时辰》看到的国际化的长安城,实际上是隋文帝打的底,唐朝建立以后在隋朝大兴城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建和扩建,隋唐的长安城并不是汉长安城,汉朝的长安城在隋唐长安城的西北部。
北周是宇文家族建立的,而北周是代西魏而起,西魏的都城就是在汉朝的长安城,但自从东晋八王之乱以后,经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时期,再到杨坚代北周建立隋朝,长安城饱经战乱,已经破败不堪,宫殿年久失修,城内供水排水严重不畅,造成长安城内恶臭满城,生活用水也受到了污染,汉长安城在渭水的南侧,而渭水经常改道,让汉长安城饱受困扰,这让隋文帝感到非常的不满,堂堂大隋王朝,都城怎么可以如此?只不过隋文帝需要站稳脚跟,所以忍了一年,一年后,隋文帝做了个梦,梦见长安城被水淹了,隋文帝就非常恼火和担心,于是隋文帝在建立隋朝的第二年,就下令让天才设计师宇文恺设计建设大兴城。
选址选在了汉长安城的东南方。宇文恺的确是个天才建筑家,他采用了先建宫城,后建皇城,建郭城的策略,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修建好了大兴城,这个时候的外城郭还没有建设好。隋炀帝即位以后,大兴土木,开凿了隋唐大运河,有发动10多万人修建了大兴城的外城郭,大兴城的范围和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隋朝是短命王朝,唐朝对长安城的修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经过隋朝末年的战乱,大兴城遭到了部分破坏。唐朝建立以后,在原来大兴城的基础上进行修缮,由于隋朝的政治中心大兴城在地市低洼区,一到夏天就特别闷热,于是李世民在长安城北禁苑中的龙首原高地,为李渊修建避暑行宫,最初叫做永安宫,不过李渊还没有住进这个永安宫,就去世了,于是工程终止。李治即位以后对未完工的永安宫进行了继续修建,这就是后来的大明宫,成为大唐的政治中心。
隋文帝在修建大兴城的时候,考虑到要将江南贵族迁入到大兴城,也为了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还能给世界各国商团和使节提供地方,大兴城规划特别大,有84平方公里,而唐朝的主要修建工作是对城内的规划和修缮,使其更加合理,纵横交错的25条大街将全城分为 东、西两市,一共108个坊里(有争议),按照不同身份,划分为甸、候、绥、要、荒五种社会阶层的住所,在《长安十二时辰》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像葛老就只能住在“地下长安城”里。
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据统计,唐长安城是汉长安城的2.4倍,现如今明清北京城的1.4倍。就是跟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比,也要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古罗马城也只是她的五分之一,加上唐朝强盛,外国来朝,进行商业贸易,长安城人口最多时有100多万,城中各色人口都有,各个国家和信仰的人都在长安城里有一席之地,宗教信仰也得到基本的尊重,跟现在国际化大都市,除了基础建设,其他都不遑多让。《长安十二时辰》中就出现了中亚、非洲等地人住在长安城里。
长安城的里坊结构
在看《长安十二时辰》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离某地还有多少坊,这个坊就是长安城划分城市的重要制度,里坊并不是唐朝首创,里坊制从无到有,经历春秋到汉朝时期。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里是计量单位,而划分的区域则是坊,有的坊是居住区,有的坊是贸易区。
在汉朝时期,居住的坊四面各开一门,晚上关闭坊门,而贸易的坊也有四面墙,临街的部分是可以开设店铺的,相当于现代的店铺。最初坊市是混在一起的,也就是坊里面既有住宅又有商业,后来坊市逐渐分开就有了前文中严格的分界线,坊是住宅区,市是贸易区。而到了唐朝中后期,坊墙开始受到破坏,坊市又结合到了一起,坊市也从封闭走向开放,夜市开始兴起,所以唐朝才会在上元节时期取消宵禁,得到的回应则是欢呼雀跃,可见当时对商业和夜市的渴望。
那么唐长安城到底有多少“里坊”,这个一直也没有定论,有说是110坊,有说是108坊,也有说是109坊,应该说都对,也都不对,毕竟城市的发展是在变化中的,我们现在每月都有楼盘在开盘,古代也是如此,出现洪水或者火灾,坊市遭到破坏就会相应的新建,与此对应的则是坊的增加或者减少。
唐长安城是封建社会长安城的辉煌
有个成语说的好,叫物极必反,长安城也是如此,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封建社会城市的辉煌,到了唐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由于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入侵,唐长安城遭到严重的破坏,军阀朱温进入长安杀死太监,挟持唐昭宗东迁,并把宫室拆毁,屋木也一起运走,长安城遭到破坏,其后的王朝宋将首都定在了开封和杭州,元将首都定在北京,明朝有南京和北京,清朝也是北京。长安城的首都地位不在,也就失去了吸引力,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认为城广人稀,不利于防守,于是对城市进行改筑,放弃了原来的外城墙和城郭,仅保留了皇城,缩为“新城”,这就是五代至元的长安城,而辉煌了300多年的长安城就此没落。
到了明朝,朱元璋对长安非常的重视,西安这个名字也是明朝的时候才有的,朱元璋认为西安地市险要,曾一度想迁都西安,于是对西安的筑城也就开始了,明清时期的西安城墙中西墙和南墙都是利用原唐代皇城的城墙而增修加长,东墙和北墙是扩大新建的,也就是说现在的西安城墙的范围仅相当于唐朝时候的皇城,也就是内城墙。
所以《长安十二时辰》中才出现了用鼓来传递信息,因为长安城实在太大了,而士兵在集结的时候也会花很长的时间,这才给了狼卫作乱的空间,如果是现在的西安城,那就是瓮中捉鳖了,现在西安城墙一周才13.74公里,不过依然是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