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宓论天什么意思?秦宓论天典故出处介绍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只是在演义当中重点突出了贡献最大的几位人物。那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两位没什么名气,但很有学识的人物,他就是张温和秦宓。刘备病逝以后,孙权派张温来到蜀汉,让他劝诸葛亮使两国恢复同盟关系,其实诸葛亮也正有此意。张温就在这里碰到了秦宓,两人只是简单的交谈了几句,张温就发现秦宓这个人的学识不简单。其实蜀国的人才并不少,关键是看会不会用,下面就来学习下今天的成语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秦宓传》,时间是在蜀汉建兴二年(公元224年),主人公是秦宓和张温。原文如下
吴遣使张温来聘,百官皆往饯焉。众人皆集而宓未往,亮累遣使促之,温曰“彼何人也?”亮曰“益州学士也。”及至,温问曰“君学乎?”宓曰“五尺童子皆学,何必小人!”温复问曰“天有头乎?”宓曰“有之。”温曰“在何方也?”宓曰“在西方。诗曰‘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
温曰“天有耳乎?”宓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若其无耳,何以听之?”温曰“天有足乎?”宓曰“有。诗云‘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若其无足,何以步之?”温曰“天有姓乎?”宓曰“有。”温曰“何姓?”宓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答曰“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温曰“日生于东乎?”宓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答问如响,应声而出,于是温大敬服。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东吴使者张温离开蜀汉时,文武百官纷纷前来为张温钱行,唯独秦宓没有出现。诸葛亮多次派人去催促秦宓前来。张温问诸葛亮“秦宓是什么人?”诸葛亮回答“他是益州学士。”等秦宓到来后,张温问道“你读书吗?”秦宓回答“五尺的儿童都要读书,更何况是我呢。”张温又问“天有头吗?”秦宓回答“有头。”张温问“头在哪个方向?”秦宓答“在西方。《诗经》上说‘于是回过头看西方。’由此推论,头在西方。”
张温又问“天有耳朵吗?”秦宓答“天所在的位置高,但听得到下面的声音。,《诗经》上说‘鹅在沼泽地上名叫,声音让天都听到了。’如果没有耳朵,怎么能听得到呢?”张温再问“天有脚吗?”秦宓答“有。《诗经》上说‘天的步伐很艰难,你不要再迟疑。’天如果没有脚,怎么能迈步呢?”
张温又问“天有姓吗?”秦宓答“有。”张温追问“姓什么?”秦宓回答“姓刘。”张温说“你怎么知道的?”秦宓答“天子姓刘,所以知道天也姓刘。”张温说“太阳从东边出来吗?”秦宓答“太阳虽然从东边出来,但却是从西边落下。”张温的每个问题,秦宓都是立刻回答,应声而出,令张温非常敬重和佩服。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根据这段记载演变出来的,叫做“秦宓论天”,意在称赞有辩才的人。故此,唐人张翰在《蒙求》中就有“黄琬对日,秦宓论天”之语。
张温,不仅是孙权派到蜀汉来恢复孙刘联盟的使者,也是东吴的著名学者。张温提出的问题,非学识渊博、辩才极佳者难以回答。而秦宓的回答引经据典,有理有据,不卑不亢,难怪《三国志》作者陈寿称赞他是“一时之才士”。这也是三国时期最为精彩的一次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