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的功效与作用,赤芍和白芍的区别

未解之谜 2023-04-01 21:22www.dkct.cn世界未解之谜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不仅仅是可以止痛凉血的,还是有其他的很多的功效与作用的,当您出现腹痛、腰痛等问题的话,都是可以用赤芍的中药配方治疗的,具体的来看一下吧。

瘀,止痛,凉血,消肿。

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

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④《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⑤《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

⑥《滇南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

⑦《药品化义》泻肝火。

赤芍的作用

看了上面赤芍的功效之后,那就要了解一下赤芍的作用是什么了,很多人认为功效和作用是一回事,其实不是的,两者的疗效是不同的,来看看吧。

1、清肝明目

赤芍苦寒入肝经而清肝火,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等病症。

2、清热凉血

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善清泻肝火,泄血分郁热而奏凉血、止血之功。赤芍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3、抑菌

赤芍可以抑制多种球菌、杆菌以及某些致病性真菌的作用。

4、散瘀止痛

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可用于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

5、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赤芍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的流量,改善神经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心肌缺血及电刺引起的心脏纤颤,降低肺动脉压门脉高压,改善血运功能。所以,赤芍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6、抗血凝作用

赤芍药煎液与没食子酸乙酯,能明显抑制体外血栓形成的血小板聚集,可以有效的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对于改善微循环及降低门脉高压有重要作用。

临床应用

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配生地、牡丹皮等,

2、用于经闭,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

赤芍的疗方

其实很多人都比较感兴趣赤芍应该怎么食用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的,那就来看看赤芍的食疗方是怎么做的吧。

1、治疗血痢腹痛

赤芍药、黄柏(去粗皮炙)、地榆各50克。上三味捣筛 每服15克 以浆水一盏 煎至七分 去滓 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汤)

2、治衄血不止

赤芍药为末,水服二钱匕。(《事林广记》)

3、治疗急性乳腺炎

赤芍50—10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如发热加黄芩 另用白蔹根、食盐少许捣敷患处。(《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4、治疗妇人血崩不止、赤白带下

香附子、赤芍药。上等份,为末,盐一捻,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服。(《太平圣惠方》如神散)

赤芍的禁忌

1、《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

2、《本草经疏》“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痈疽已溃,并不宜服。”

3、《本草经集注》“须(一作‘雷’)丸为之使。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赤芍的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1、炒赤芍

取赤芍片,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2、酒赤芍

取赤芍片,加黄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100Kg赤芍片,用黄酒12kg)。



赤芍和白芍的区别

 中药芍药以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白芍和赤芍,以现代中药药理认识而论,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中药材。但植物学的角度来看,白芍与赤芍又同属一科植物即毛茛科,且几乎是同种,可谓原系一家。下面让我们来看看...


中药芍药以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白芍和赤芍,以现代中药药理认识而论,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中药材。但植物学的角度来看,白芍与赤芍又同属一科植物即毛茛科,且几乎是同种,可谓原系一家。

  一、形状区别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多为栽培品,主产于浙江<杭白芍>.安徽<亳白芍>.四川<川白芍>;在河南,山东,陕西,贵州,湖南等地亦有栽培品.一般于种植后4-5年采收,夏秋二季采挖. 

 其饮片形状为: 

 1.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粗细均匀,长5-20厘米,直径1-2.5厘米.

 2.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平滑或有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未除尽的棕褐色外皮. 

 3.质坚实,不易折断,横断面较平坦,角质样,类白色或微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木部射线放射状. 

 4.气微,味微苦,酸.以条长,质坚实,无白心或裂隙者为佳.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川赤芍的干燥根;多野生.主产于内蒙古,辽宁,河北,四川等地.春秋季节采挖. 

 其饮片形状: 

 1.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皱沟,须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突起,有的外皮脱落:

 2.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 

 3.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二、药理区别

  1、赤芍功效 

 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

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头晕、头痛、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

  2、白芍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该成分具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痛、抗炎、抗溃疡等多种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白芍对肝巨噬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30%,所以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还证实炒白芍主养血,生白芍主平肝。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