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杀韩信不杀张良:两位开国功臣截然
“狡兔死,走狗烹”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良将功臣在建功立业之后往往会因为受到帝王猜疑而不得善终。刘邦建立汉朝离不开两位贵人的帮助武将韩信,文臣张良。汉朝建立不久,韩信被刘邦所杀,而张良却得以善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刘邦对二人有如此差异呢?下面将为您揭晓。
刘邦为什么杀韩信不杀张良韩信功高震主引火烧身
韩信本来是项羽的手下,因为忍受不了项羽嗜杀而投奔刘邦,并逐步高升,成为了汉军的统帅,楚汉战争中更是拼死为刘邦杀出一条血路,最终打败项羽建立汉朝。韩信虽有军事才能,但为人傲慢。一次,当刘邦被项羽围困之时,刘邦向韩信求救,韩信却磨磨唧唧不愿出兵,而是以此为砝码要求刘邦封他为王,刘邦无奈答应。后来更是多次要求刘邦对自己封官加爵,刘邦对他怀恨在心。
建立汉朝后,多次找借口削弱他的兵权。一次成功逮捕了韩信,却因为没有确凿证据将他释放。韩信此时非常怨恨刘邦,就将刘邦骗出皇宫,妄图杀害吕后与太子,没曾想计谋暴露,韩信反而被吕后和萧何骗到长乐宫,被斩首示众。
张良急流勇退善始善终
和权欲熏心的韩信不同,张良对帝王心性把持的十分到位。楚汉战争时期张良为刘邦出谋划策,很快扭转了战局,打败了项羽,他也被刘邦奉为第一谋臣。汉朝建立之后,张良没有继续参与政治,而是装病,逐渐远离政治核心。
刘邦仍然不放心,假借探望张良的名义刺探他的想法。张良对刘邦说灭了秦之后,我就只是一介平民,不想参与政治,希望皇上让我隐居终老,在山上教书,岂不美哉?刘邦同意了。自此张良在黄袍山隐居,平淡的度过一生。
韩信与张良都是汉朝开国功臣,命运却截然不同,造成这么大差异的,就是他们对于权力的看法。韩信喜好权力,在汉朝建立之后仍然不愿放弃兵权,而且图谋造反,自然得不到好下场。而张良清楚明白自己的地位,不争权利,对刘邦没有威胁,所以刘邦感念旧情,让他得以善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