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什么意思,是几月几号?

未解之谜 2023-04-02 02:25www.dkct.cn世界未解之谜
惊蛰是什么意思

  惊蛰指的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惊蛰时分,即是“春雷惊百虫”的时节,地下的昆虫们纷纷被春雷惊醒,开始破土而出。这不仅意味着春意的完全复苏,也意味着各种节令活动的开始。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惊蛰是几月几号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

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气,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



1、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

2、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春雷始鸣,气温回升,昆虫萌动,“九九”已尽,“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物候桃红李白,莺鸣燕来,布谷催耕。惊蛰万物萌动,细菌滋生,容易引发感冒发热和肝病发生。养生需注意防春温流感,饮食清淡养肝脾,多吃蔬菜清肠胃,早睡早起多锻炼。

3、从惊蛰起,春耕正式开始,广大农民以农谚为依据,从事各种农事活动。惊蛰的主要生产是春翻、施肥、灭虫、造林。其中的灭虫还带有一定的巫术色彩。惊蛰的主要习俗有蒙鼓皮、驱虫、打小人、吃梨等。

  惊蛰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节气,指的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把冬眠的昆虫都震惊了,纷纷破土而出。惊蛰一到意味着春天已经开始了,大地回暖,万物即将复苏,也意味着各种节令活动的开始。()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最早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经验和智慧累积而成的用来指导农事的一种补充历法。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分为二十四个节气。

惊蛰节气的取名风波

惊蛰原名“启蛰”,西汉时期为了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将"启"改为"惊",但意思从“开始”变成了“惊醒”,时序略有不合,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汉景帝时期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久习旧例,《大衍历》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
惊蛰三候,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

“桃始华”是指桃花是月始开,山野尽是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仓庚鸣”就是黄鹂鸣,“仓庚”之名源自其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处处可见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鹰化为鸠”是指鹰变化为鸠,鹰指鸷鸟,鸠指布谷,因感春时气候而变化。



·
·
·
·
·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