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竹林七贤的故事和顺口

未解之谜 2023-04-02 02:26www.dkct.cn世界未解之谜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竹林七贤指的是晋朝初期的七位名人雅士,分别是阮籍、嵇康、刘伶、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这七个人,他们这几个人都喜欢在竹林里一起玩耍、喝酒、吟诗作赋,所以被称为竹林七贤。这几个人都是非常有个性而且非常有才华的人。他们每个人的思想虽然都不一样,他们的品德和道行都是很高的。当时那个朝代还能酣畅淋漓的在竹林里喝酒,不理朝政的文人真的是值得钦佩的。

阮籍和嵇康他们的思想都是偏向于老庄之类的道教学说,而王涛和王戎他们两个人虽然也是支持老庄的言论,他们的思想还受到了一些儒家学说的影响,不仅仅是单纯的道家了。向秀就和他们都不一样,他支持的是教与自然合一。这七个人都是非常不拘小节的人,他们不像普通得读书人那样拘泥于礼法,他们想干嘛就干嘛。

他们经常聚集在竹林里高谈论阔,喝酒赋诗,而且他们的作品基本上都在讽刺当今朝廷的虚伪。朝廷多次的想要收纳竹林七贤,这七个人根本就不理睬朝廷,所以朝廷一气之下就对他们展开了追杀。嵇康被杀,阮籍装疯卖傻逃过一劫,山涛和王戎被迫投奔朝廷,因为朝廷的干预,竹林七贤就地解散。

对于竹林七贤的竹林还是有争议的,有些学者觉得这个竹林就是在嵇康家中旁边的一块竹林,也有些学者觉得所谓的竹林七贤其实并不是先有的竹林才有的七贤,而是七贤先有,后来经过一些人的记载幻想出了一个所谓的竹林而已。史学家经过史料记载和地理考察也发现来当初山阳一代的确是有竹林的区域,所以竹林七贤的竹林是确有其事的。无论竹林七贤是否真的是在竹林里,这七个文人雅士还是值得我们学习钦佩的,他们都是勇者。




竹林七贤的故事

1、嵇康,中散大夫

嵇康,字叔夜,三国时谯国銍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他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有《嵇中散集》,以鲁迅辑校《嵇康集》为精善。

2、阮籍,步兵校尉

嵇康,字嗣宗,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他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徵、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於散文和辞赋。

3、刘伶,建威参军

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之一。魏末,曾为建威参军,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一次有客来访,他不穿衣服,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

4、山涛,吏部尚书

山涛,字巨源,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他早孤,家贫,好老庄学说,40岁时为郡主簿,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后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

5、王戎,官至司徒

王戎,字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他自幼颖悟,神采秀彻,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他是竹林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惠帝时,官至司徒,他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被世人讥讽。

6、向秀,黄门侍郎

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他擅诗赋,其哀悼嵇康、吕安的《思旧赋》,情辞沉痛,有名世。向秀 曾注《庄子》,“ 发明奇趣,振起玄风”,《秋水》、《至乐》二篇,注释未完而卒。

7、阮咸,散骑侍郎

阮咸,字仲容,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是阮籍之侄, 与籍并称为“大小阮” ,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阮咸为人旷放,不拘礼法,善弹琵琶。

竹林七贤顺口溜记忆法

趣味记忆竹林七贤的方法是王戎上山(山涛)秀(向秀)了一把射箭术,射死两只鸡(嵇康、阮籍),手拎(刘伶)一只,嘴衔(阮咸)一只。


竹林七贤顺口溜无疾很健康,常弹广陵散;心软不着急,长啸很神奇;小阮挺空闲,琵琶改成阮;山水何涛涛,司徒官不小;一向不作秀,庄子他注就;流传有神灵,好酒喝不停;王家何荣耀,卖梨核去掉。

2、无疾很健康,常弹广陵散前面半句就为两个字,疾和康,合起来就是嵇康。嵇康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通晓音律,擅长弹奏广陵散。而且书法、绘画、诗歌、散文无一不精。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

3、心软不着急,长啸很神奇有软有急说的是阮籍。阮籍是建安七子中阮瑀的儿子。他也是不愿意做官,但他与嵇康不同,不是一味拒绝,而是专找闲差。为了避祸,他不惜整日酩酊大醉。可还是免不了要为司马昭的篡位写一份《劝进表》。

4、小阮挺空闲,琵琶改成阮小阮就是阮籍的侄子阮咸。小阮最牛的也是音律。他擅长琵琶,甚至把琵琶都给改了,改成一种圆肚子长颈的琴,这种琴后来就被叫做阮咸,被简化成“阮”。

5、山水何涛涛,司徒官不小山涛其实是竹林七贤中岁数最大的,也算是召集人。山涛四十岁才开始做官。是位政治家,以道德及荐人闻名。虽然后来因为推荐嵇康出仕,被嵇康写了绝交信(《与山巨源绝交书》),但在嵇康临死前,却把儿子托付给他。竹林七贤中有两人官至司徒,就是山涛与王戎,山涛号称推荐逾百官,无一不称职。

6、一向不作秀,庄子他注就前半句引出的就是向秀。向秀在当时论思想、文学都算是大家。主张名教合一,尤爱庄子。后面说的“注就”的意思就是现在大家看见的《庄子》就是向秀和郭象注的,而且以向秀为基础。向秀也做官,官至散骑常侍,但出工不出力,挂名不干活。

7、流传有神灵,好酒喝不停这就是说刘伶了。要说天天喝酒也能让自己喝得名垂青史,刘伶的确是千古奇葩,比李白还牛。刘伶喝酒的名气太大,以至于掩盖了他诗文的名气。不过他最出名的一篇文章,叫《酒德颂》,还是离不开这个酒。

8、王家何荣耀,卖梨核去掉这是说的一位,据说是七贤里的俗物,叫王戎。虽然曾位列七贤之一,但王戎很能做官,一直做到司徒。而且他宦海浮沉很有一套,也很有胆色,八王之乱中颠沛流离,枪林箭雨中也能谈笑自若。不过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王戎的吝啬。他家有品种极好的梨,他卖梨时担心别人买回去种,于是在卖梨前令人把梨核儿统统去掉。

()


·
·
·
·
·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