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宫廷中发生过多少巫蛊之术?巫蛊之术为何
巫蛊起源于远古时期,是一种用来加害仇敌的巫术。时期的“”十分惨烈,太子及其家属全都遇害,许多皇亲国戚显要官员也受到牵连,前后涉及人员多达数十万人。下面风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巫蛊”二字的确切解释,缺乏十分准确的说法。《说文》里说“蛊”是人肚子里的寄生虫,《诸病源候论·蛊毒候》里说“多取虫蛇之类,以器皿盛贮,任其自相啖食,唯有一物独在者,即谓之为蛊,便能变惑,随逐酒食,为人患祸。”但看历史里对巫蛊事件的记载,大多没有用到蛊虫。也有人认为《易经》里的“蛊”卦,就是出自巫蛊的蛊,更是没有根据的猜度。比较靠谱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蛊通“鬼”,《说文》也说“臬死之鬼亦为蛊。”一种认为蛊通“诅”,是一种诅咒之术。所以说,巫蛊大概就是巫鬼之术或巫诅(咒)之术。《汉书》里说巫蛊来自胡巫,源自于北方少数民族所信仰的巫术,也就是后来的“萨满”。萨满一词是后来才有的女真语,但这种宗教却相当古老,是、东胡民族的普遍信仰。
在古代,人们认为用言语诅咒就能使仇敌或者敌国受到祸害,所以巫蛊之术盛行。《左传·隐公十一年》就记载,郑伯伐许,颍考叔被本国大夫公孙阏用暗箭射死。战争结束后,郑伯为惩治凶手,命令大军对一只公猪一只狗和一只鸡诅咒之后再用箭射。
时候,巫蛊之术依旧盛行,主要包括诅咒、射偶人和毒蛊等方法。“毒蛊”就是蛊虫,律令规定,如果某个人家里饲养的蛊虫已经成形并且致人死亡,这个人要处以死刑,家人则流放三千里。诅咒就是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之人,有多种方法;射偶人是用木、土或纸做成仇家偶像,暗藏于某处,每天诅咒,或用箭射,或用针刺,认为这样就可使仇人得病身亡。其中,射偶人是被采用最多的方法。
巫蛊之术也称为“厌胜”。厌胜又叫魇镇,《辞海》解释说这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巫术,认为能以诅咒制服人或物。厌通“压”,有倾覆、压制的意思,厌胜的意思就是“厌而胜之”。有人认为厌胜和巫蛊是不同的巫术,也有人认为厌胜是巫蛊的一个分支,但大多时候,它们指的都是同样的事情。
历代帝王对巫蛊厌胜之事都是深恶痛疾的,一旦发觉,就会严厉惩处。但这样的事情在宫廷中还是不断发生。
汉武帝时期,早在“巫蛊之祸”之前,皇后失宠,就曾使用巫蛊之术诅咒情敌。武帝发觉后把她废黜,女巫以及宫女被牵连杀掉的有三百多人。《·世家》记载“陈皇后挟妇人媚道,其事颇觉,于是废陈皇后,而立卫子夫为皇后。”
所谓的“挟妇人媚道”,就是一种巫蛊之术。钱钟书在《管锥编》里说,中外的巫蛊之术,施法之物大致分为两类受术者的图画、偶像或是头发、指甲、衣物、姓名、生肖等。施法途径也有两种“射刺”和“厌魅”。“媚道”属于“厌魅”,这种方法可以使别人失宠遭殃,也可以使自己承恩致福。“射刺”就是射偶人之类,小说《》里,扎草人,用“钉头七箭书”射死,就是这种方法。
历史上这样的记载很多。
《陈书》里记载长沙王陈叔坚“左道求福,刻木偶,衣道士服,施机关,能跪拜,醮之而祝诅于上。”这里所用的偶人比较高级,有机关,还能跪拜。没有用钉子或针刺,所用钱钟书说这应该属于“厌魅”。
《·梁纪》记载梁元帝“上闻武陵王纪东上,使方士画版为纪象,亲钉支体以厌之。”《》记载“太子阴作偶人,书上及汉氏,缚手钉心,令人埋之华山下。”这是“射刺”了。
这样的事件在历代宫廷几乎都发生过,直到还有,的长子胤禔想要夺嫡继承皇位,就请了一个会巫术的蒙古喇嘛来诅咒太子。了解后极为气愤,下令夺去了胤禔郡王爵位,并将其在府第高墙内幽禁起来。
在民间,厌胜之事也很普遍,在诗歌《石犀行》里就写过“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这样的句子。
《》里记载顾恺之“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于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顾恺之是著名的大画家,居然也做这样的事情。编撰的《经》里记录了二十七条关于厌胜术的资料,所用的物品称之为“镇物”,方法更是。
小说里写到的也很多。《太平广记》记述奴婢用桐人厌胜,《绿野仙踪》里的找赵瞎子厌胜,《平妖传》里的冷公子请术士酆净眼厌蛋子和尚,《》里为了得到西门庆的专宠,请一个瞎子“回背”,等等,。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里所写的,买通女巫马道婆想害死凤姐和,马道婆拿出“十个纸铰的青面白发的鬼来,并两个纸人”,教赵姨娘说“把他两个的年庚八字写在这两个纸人身上,一并五个鬼都掖在他们各人的床上就完了,我只在家里作法,自有效验。”赵姨娘照着做了,果然宝玉和凤姐就了。后来这个马道婆出了事,被抓起来了,“身边一搜,搜出一个匣子,里面有象牙刻的一男一女,不穿衣服,光着身子,两个魔王,还有七根朱绣花针。立时送到锦衣府去,问出许多官员和大户太太姑娘们的隐情来,所以知会了营里,把她家中一抄,抄出好些泥塑的煞神,几盒子闹香,炕背后空屋子里挂着一盏七星灯,灯下有几个草人,有头上带着脑箍的,有胸前穿着钉子的,有项上拴着锁子的。”
,除了害人之外,民间也有用厌胜之术来辟邪的,目的是,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