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

历史趣闻 2023-04-21 13:56www.dkct.cn历史人物

  从时代起,秦国等诸侯国已经逐渐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由中央直接统治,而此时的县级最高长官就已经被称为“令”了,这是“县令”的起源。

  到了秦汉时期,常规情况下,一般对人口万户以上的县的长官称为“县令”,不满万户的则称为“县长”。

  到了时期,每个国家的疆域都很不稳定,人口也大量流失,每朝每国一般将县的最高长官统统称为“县令”。

  ,在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偶尔有县里的其他官员临时代理县令职权的情况,这时候这个官员就被称为“知县事”,这是是“知县”一词的起源。

  总体来说,秦汉至隋唐,主流的称呼还是县令。

  而此时,由于中原王朝作为千年东亚文明圈的宗主,县令一次也被传播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称为这些地区各国的一县之长的称谓。

  到了,“县令”这一称谓开始出现变化。

  由于唐朝后期以及时期,极其严重,也导致了五代十国军阀混战的严重后果,建立之后,一方面剥夺武将们的兵权,而对于如何抑制地方官员的权力也是。

  终于,赵匡胤从唐朝的“知县事”职位里受到启发,他索性不再正式任命地方官员,而是由中央派遣官员下去,代理地方的事务,称为“知事”,“知”谐音为“执”,也就是执掌、主持的意思,相应的,以前朝代的县令、太守、刺史等称谓也统统被相应的“知州”、“知府”、“知县”等“知”字头的名称代替。

  赵匡胤通过这个办法,逐渐废除了前朝的前朝的刺史、太守、县令等职位,从此,宋代以后在名义上就没有正式的地方官了,地方事务都是由中央派遣官员署理,“县令”和“知县”一字之差,其背后是中央集权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就会发现,那些明清时代的电视剧里,府县的最高长官都是“知”字头的称呼。

  不过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还是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知县虽然品级不高,在明清时期,要当上一名知县,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很多读书人辛苦一辈子,等了一辈子,也没当上县太爷。

  在,一个人要坐上知县的位置,要么通过正常的之路,要么就走买官、举荐的他途。

  在清代,一个读书人,要一路通过童生试、乡试、会试三大关口,先后取得秀才、举人、进士的功名,这才拥有成为知县的资格。这每一关都很不容易,几乎都是的竞争激烈。

  而如果要买官,在清末,捐个知县的价格需要4600两银子,这相当于130个家庭一年的生活开支,除非富贵人家,一般人家根本捐不起。

  ,不管你通过科举,还是通过买官,你都是只获得了做知县的资格而已,接下来,你就得排队候选,等待“出缺”。

  时期,全国有1500个知县的职位,每3年一次的会试会产生200多个进士,再加上6年一次的大挑考试以及不定期的恩科考试,即使在清朝前期,竞争者已经非常激烈,而到了清朝后期,买官之风流行,就把更为庞大的买官者放进了这个等待的池子里。而只有出现在职知县死亡或者去职了,才能补上一个候选官员,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等待的时间是极其漫长的。

  44岁中进士,中二甲第八十八名,但他在京城等了一年,也没等到朝廷的分配,不得不回到家乡,5年后,他入京等待,刚好受到慎郡禧的重视,在允禧的推荐下,郑板桥才有机会去范县做知县。

  郑板桥运气还算不错,有一个叫刘黎阁的人,候补了26年,很多人候补了一辈子,也没等到上任的圣旨,有个叫王竹的人,候补了20年,好不容易等到了上任荆溪知县的圣旨,却在4天后就去世了。

  还有很多人,等了小半辈子,终于等来了官位,但却已经在漫长的等待中耗尽家财,而他们任职的地方往往相隔千山万水,为了赴任,他们不得不举债上任,上任后,为了还本付息,他们也只能从地方上搜刮民脂民膏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dkct.cn 风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