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最后究竟是怎么死的?
嘉平五年,齐王被废,新君乃庶长孙也。彼时曹髦,对于司马昭兄弟的飞扬跋扈,心怀不满。他深知自身若无所作为,恐将成为下一个命运的牺牲品。于是,在甘露五年,曹髦召集王经等人,决心不再坐视不理。他向他们坦言:“此心所向,路人皆知”,随即亲自讨伐司马昭。此事泄露,曹髦讨伐未成,反遭不幸。年仅二十的他,被弑杀后更被废为庶人,令人扼腕叹息。关于曹髦之死,是司马昭下令还是贾充为了立功而为之?这其中真相,令人好奇。
仔细探究历史真相,便可发现,曹髦之死并非司马昭直接命令,也并非贾充揣测司马昭心意而为之。这一切,只是贾充临机决断的失误。毕竟,司马昭并未想杀害曹髦,至少在那个时候,他不想杀掉仍是皇帝的曹髦。对于司马昭而言,无论他的权力有多大,他在名义上始终是臣子。在当时礼教人伦的背景下,公然诛杀君王是为人所不齿的。即便司马昭想要曹髦死,他也会慎重其事,至少会在曹髦不再是皇帝的时候行动。
当时的情形下,经过淮南三叛和各种清洗后,朝堂上支持曹髦的力量已几乎被清除殆尽。司马昭只需按部就班地称公、加九锡、称王,便可逼迫曹髦让位。曹髦的这次行动让贾充一时冲动,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司马昭,使得司马昭称公的事情被迫推迟。直到他成功伐蜀后,才得以实现。由此可见,曹髦之死给司马昭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如果曹髦不死,对于司马昭来说一切仍有转机。但他却如此早早地离世,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遭受不幸。这使得司马昭及其名声受到了严重损害。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次弑君事件导致晋朝只能言孝、不敢言忠的局面,为晋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笔者认为,如果事情能够干净利落地解决,没有人愿意担责。司马昭当时的处境之所以变得如此糟糕,完全是因为贾充的临时起意。他没有得到司马昭的指令,也没有弑君的意图。一切只是贾充个人的冲动决定而已。
历史故事
- 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最后究竟是怎么死的?
- 北伐时,诸葛亮为什么坚持从陇右出兵呢?
- 赵云曾经劝谏刘备不要分田分房给将士,这是为
- 在古代被抄家之后 家里的女性家眷的下场是什么
- 清朝官帽大致分为三类 这些帽子分别用于什么场
- 秦汉时期,古人出行乘坐什么工具?
- 如果古代没有割让土地的话 如今的国土到底有多
- 张裕劝谏刘备,为何刘备最好却要处死他呢?
- 关羽张飞皆万人敌 两人在武艺上谁更厉害
- 刘子鸾:宋孝武帝刘骏第八子,得到的疼爱胜过
- 清朝七品县令就已经卖到了近千两 折合现代的人
- 揭秘:为何古代要用快马传信而不用飞鸽传书呢
- 唐朝时期为何会有那么多的遣唐使?
- 一生侍奉过三个国家的吴起,他有多心狠手辣?
- 老子骑牛一路西去 出了函谷关之后到底去了什么
- 同为降将,为什么于禁的命运会那么悲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