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是刘备的大舅子,为何后来却去投奔东吴呢
糜芳与刘备:忠诚与背叛的博弈
自公元195年糜芳选择投靠刘备,到公元219年他选择背离,这中间历经了25个春秋。糜芳跟随刘备的脚步,从徐州到荆州,一路风雨兼程,共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与变迁。糜家与刘家早已在徐州时期结下了不解之缘,糜竺不仅是刘备的财政支柱,更是说服徐州归属、出使纳刘备的功臣。而糜芳作为家族的一份子,与刘备既是部下的关系,又有着亲属的纽带。糜家对刘家的大力支持,为其早期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糜芳出身商贾世家,家中奴仆众多,财富丰厚。乱世之中,人往往追求的不仅仅是财富,更有地位和权力。糜芳与兄长麋竺,在天下即将动荡之际,选择了刘备作为依靠。那时的刘备,尚未有稳定的根基,四处漂泊,但糜氏兄弟却坚定不移地追随左右。
江陵县遭遇袭击时,糜芳面临的抉择异常艰难。他担忧关羽后路被断,自身难保,无法前来救援;更害怕关羽归来后的责罚。在丢城失地的压力下,生死危机面前,他对刘备的忠诚开始动摇。毕竟,人老了,顾虑多了,变得怕死。面对东吴大军的压城之势,他或许在一瞬间失去了冷静,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糜芳的背叛,不仅仅是因为关羽的责罚,更多的是因为眼前的生存危机。他心中曾经的理想、信念,在战火中逐渐消磨。从徐州到荆州,随着家属增多、下属无数,他的负担越来越重,顾虑也越来越多。在那一刻,他或许只是出于生存的本能,选择了背叛。
历史总是由一系列的选择构成。糜芳的选择,虽然暂时保全了性命,却背上了叛徒的名声。他的出名,不是因为他的忠诚和功勋,而是因为他那不战而降的行为,以及间接导致的关二爷的悲情结局。
回首那段历史,我们或许可以理解糜芳的无奈与挣扎。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忠诚与背叛,只是一念之间。而糜芳的选择,虽然令人唏嘘,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真实。
历史故事
- 糜芳是刘备的大舅子,为何后来却去投奔东吴呢
- 汉献帝一直被权臣控制而不能自立 汉献帝真的是
- 灭六国促使秦国统一的功臣,谁的功劳是最大的
- 曹操在杀吕布的时候 曹操为何多此一举缢死再斩
- 金枝玉叶的公主,在派去和亲之后生活如何呢?
- 古代巡抚是什么样的官 巡抚的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 西非霸主有哪些?桑海帝国是如何取代马里成为
- 为什么吕布杀了董卓之后,大家都觉得那是应该
- 和珅的免死诏书怎么不起作用了?
- 庞统去世前说了什么?刘备为何注定无法统一天
- 公然叫板中国5000年历史的国家,他们还拿出900
- 朱元璋建立明朝为什么会如此的顺利 说到底朱元
- 赵云的真实实力如何?他能打过马超吗?
- 刘宋第二次北伐做了哪些准备?最后有没有成功
- 在没有普通话的古代 皇帝是怎么和大臣交流的
-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连百姓的菜刀都没收了 秦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