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攻势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在1918年的历史长河中,苏俄与德国的一纸《布列斯特和约》标志着苏俄付出巨大代价后,暂时退出了世界大战的漩涡。随着东线战火的熄灭,德国立刻调整战略重心,将所有的兵力集中于西线,渴望在到达欧洲进行突击训练的美国军队参战之前,一举击败英法联军,结束战争。
历史见证了德军的雄心壮志。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德军从三月到七月,连续五次在西线发动猛烈进攻。首次进攻,他们的目标是亚眠,意图截断英法军队的联系,将英军推向海岸线,迫使法军节节败退至巴黎。尽管德军突破了对方的两道防线,却在英法联军的援军面前止步,壮志未酬。
四月间,德军沿着马恩河的河道发动进攻。虽然他们推进了约15至20公里的距离,但也付出了损失兵力十四万的沉重代价。美国军队已经抵达欧洲战场,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战斗力。到了五月底,德军发起了第三次攻势,突破了法军的防线,占领了苏瓦松,甚至推进至玛恩河,距离巴黎仅有37公里之遥。他们依然未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部队,自身却损失了十三万的兵力。
不甘失败的德军在六月和七月之交再次发起攻势。他们试图将亚眠和马恩河两个突出地段的防线连接起来,缩短战线,集中力量威胁巴黎。命运似乎并未眷顾他们,连续四次的猛烈进攻都未能实现他们的战略目标。尤其是在七月中旬的一次进攻中,德军的15个师在英法联军的联合反击下遭受重创,力量几乎消耗殆尽。他们被迫撤回到原有的防线,从此一蹶不振。
德国在这场战役中倾尽全力,然而并未取得任何显著的胜利。相反地,他们白白消耗了军队的战斗力与数量。此后不久,训练完备的美国军队加入了战场,而德国却已无法再对抗英美法联军的强大攻势。这场战役的失败预示着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终结。仅仅四个月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末代皇帝威廉二世黯然退位,这个曾经强大的帝国轰然崩塌。
历史故事
- 百日攻势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 古代蜡烛燃烧时间是多久 所谓的秉烛夜谈能实现
- 孙峻都做过哪些事?为何会被踢出族谱?
- 整个司马家都被灭族 为什么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同
- 曹真的实力如何?为何能多次挫败诸葛亮北伐?
- 揭秘:陈宫与曹操之间决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古代没有监控设备 古人是如何防止国库被盗的
- 燕然勒石,比肩封狼居胥的战功
- 夏侯徽和司马师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为什么到
- 曹操从没有视刘备为对手,认为刘备搅不起水花
- 历史上关羽真的拒绝过孙权的联姻请求吗?
- 举白旗是如何成为投降的标志的?为什么是白旗
- 遭受大罪入狱的宁成是如何逃脱并成为一方豪强
- 渭水之盟对唐朝的损失有多大 李世民为何会认为
- 清朝备指额驸制度是什么意思 该制度是什么时候
- 努尔哈赤为什么不选择多尔衮作为接班人?当时